第三节 提高医学生规划学习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业规划是至关重要的,规划做得好,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不懂得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那么可能在求学的道路上会坎坷不平,到处碰壁。为什么同在一个专业年级学习,有的人毕业时可以保研,有的人却连一次面试复试都没有?为什么有的人毕业时可以拿到两个学位,还考上研究生,有的人却连一个毕业证都混不到?原因也许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毕业时取得丰硕成果的,其大学学业生涯都是有目标、有准备的。
一、大学的学习
大学的学习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内容相对深奥,学习方法由“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培养自学能力就成为关键。
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基本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强。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索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必备的学习技能。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在大学阶段,学习是同学们的首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只有学风端正,才能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宝贵时光,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性精神,圆满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同学们是未来建设国家的宝贵人才,只有养成优良的学风,将来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要的责任,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良的学风是同学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养成优良的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工夫。
(一)勤奋
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优良的学业是辛勤汗水的结晶,突出的成就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拼搏才能获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大学学习内容的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同学们更加刻苦、更加勤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严谨
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肃是指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作风,反对学习上轻率漂浮、马虎应付的态度;严格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滥造和不求甚解,反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严密是指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包括在学习的安排上要周全有序,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学习中的各种关系。要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坚决抵制违反科学和学术道德的不良风气,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的人。
(三)求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谦虚是求实的必然要求,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采众长,打开知识的大门。同学们要培养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奋发、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创新
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战线的骨干,更需要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要积极进取,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面向现实、扎根实践,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新一代大学生要在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学们要刻苦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建设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二、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法
(一)医学学习规律
学习应该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即认识—实践—再认识。医学是认识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集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知识体系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同样应遵循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然而,由医学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又决定了医学学习应遵循以下特殊规律:
1.全面发展
医学生的智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大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又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是知识的升华。技能是从掌握知识到能力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技能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能力、态度共同发展的规律。提倡手、脑并重,不可轻视实践操作能力。
2.德业相辅
由于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又服务于人,因此,医德和职业素养是医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求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优良的职业修养。医德和医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个医学生只有把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天职,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医学的飞速发展要求医学生只有刻苦学习,钻研更多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医学的要求。所以医学生应遵循德业相辅的规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3.终身学习
医学教育是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将医学划分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教授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重要阶段,要求医科毕业生经严格、规范的训练,具备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医疗实践的能力,进而深入到临床医学各个专业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继续教育是医务工作者不断更新、补充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是把握医学科学最新进展,并将其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将贯穿于医务工作者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医学生要遵循终生学习的规律,选准学习方向,确定学习内容,以自学为主,采取各种灵活的学习形式,不断充实。扩展自己的智能结构和知识领域,以适应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与竞争的需要。
(二)医学的学习特点
医学科学独有的特征,加上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变化,同时,也给医学教育及医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当代医学教育学习的“四多”特点:
1.医学教育文理交融,学制长,科系、学科设置多
一般理、工、文等专业的大学教育学制为四年,而医科大学教育学制均在5年以上,设有不同专业,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从每个专业所设的课程来看,也大大超过了普通文理科。以临床医学为例,2007年颁发的教学计划就设有大学英语、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概论及上机军事理论课、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桥梁课、临床专业课等近100门课程。
2.医学属于生命科学,社会意义大,必须掌握的内容多
医学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医疗、预防、护理、检诊等工作,具有过硬技术,对人民健康、康复高度负责的专门人才。因此,无论本科还是专科教育,需要学生掌握的人体形态学、机能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治疗、手术及预防等,有关内容十分庞杂、繁多。这些从宏观到微观、从直观到抽象的知识理论,与其他科系相比,需要学生理解记忆掌握的名词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术都多,所需要总学时是文科、理工科专业所无法比拟的。
3.医学实践性强,实验、实践课比重大,操作多
医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全程约有1/2的教学时间用于实验或实践。医学课程以实验室实际形态观察学习和实验的操作为主,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验证课堂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认识能力;中后期课程主要是以临床见习和实习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医学科学发展快,需要更新学习的知识多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及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立,使医学研究从个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从微观角度对生命活动和疾病进行分析,因而相继出现了分子形态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等,从而加深了对许多疾病的微观认识,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防治措施。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出现了“影像医学”、“原子医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电子计算机医学”等崭新的学科群。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情况,决定了医学观念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医学模式在注重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基础上,出现新的内容和变化;人们的健康观、治疗观、预防观呈现预防、治疗、保健一体化的趋势;社区医疗发挥作用;许多疾病如癌症、艾滋病,遗传病,糖尿病等的诊治有了突破性进展;心血管、肿瘤等疾病,较好的预防方法,预防将比诊断和治疗发现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未来医学教育的学科、内容都将有大量的更新和变化,要充实和改革教学,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这已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特点。
(三)医学生的学习方法
1.学会点-线-面-立体的医学学习思维
点,这里指各个医学学科中的每个知识点,如系统解剖学中的各个结构(如股骨的结构)的名称,生物化学中各个名词(如糖酵解)的概念,生理学某个机制(如尿生成的调节)的过程等。这些点既是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为接下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它就像造房子用的砖,砖的好坏直接决定房子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学习初期一定要花时间将这些知识点理解透彻,有些要熟记于心。
线,即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维对象,这里指各个学科内的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形成的线,贯穿于各学科各章各节。学习初期(一般第一遍或第二遍看书)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都是零散的,将其联系起来颇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识别各知识点之间连续而又紧密的关系的能力。如有以下几个知识点:①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②唾液腺、汗腺上有M受体;③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有M受体;④内脏平滑肌上有M受体;⑤血管上缺乏明显的M受体。将以上各个点连起来就是阿托品的作用,可以抑制唾液,汗液等分泌,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等作用,但对血管和血压没有明显作用。一条完整牢固的线除了前面要求的全面高质量的点外还需要点与点之间的紧密连接。这也体现了拥有能将各个点整理归纳成线的能力的重要性。
面,也就是将多条知识线纵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俗称知识面。要编织好完整的面,就要找到各知识线的内在联系,找到其交汇点和共同规律。要将各个基础医学的学科如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等进行整合。如要了解高血压,就要在了解其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了解血压的生理调节机制,知道血管上皮的正常组织结构,在病理生理学中学习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生发展过程,导致病理学上的改变,用诊断学中的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在用药理学的知识进行药物治疗,或外科学知识进行手术治疗。整个面包含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整个面非常系统和全面。熟练掌握这些既有利于增加知识面,也有助于增加学习医学的兴趣和信心。
最后是立体网络,即将各个知识面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强大的医学知识立体网络。在临床上,很多病人不仅仅只有一种病,经常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同时出现,而且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结构,疾病之间会相互影响,一种疾病也往往会伴发另一种疾病。如高血压容易引起冠心病、脑中风。感染容易合并休克。遇到这些情况,单单一方面的知识面往往难以解决问题,需要将各个知识面(如高血压知识面和脑中风知识面,再如感染知识面和休克知识面)融合成一个三维网络进行对病人的治疗。只有熟练掌握各个知识面的关系以及熟悉如何将各个知识面融合成各个相对应的三维网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正确处理各种病情。练就一身行医能力。
2.养成良好的医学学习习惯
医学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除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听课等一般的学习习惯外,这里介绍一下“看书-做题-再看书找资料-归纳整理”的医学学习习惯。
看书,这是指学习的初级阶段。首先,静下心来将要学习的章节通读一遍,初步了解出现的新名词,各个新知识点,对整个章节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一遍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混乱,这时可以将那些新名词划出来,也帮助集中注意力。然后第二遍就要精读,建议精度之前可以先看一下整个章节的框架,结合大纲,知道这个章节主要讲了哪些问题,需要掌握哪些东西。在大脑中有个基本的框架后,就可将章节分成一个个小部分,然后带着问题和目的去仔细阅读这些小部分,掌握每一部分所讲的问题,把各个点连成线。如果有不懂的,无法理解的内容可以做一个小标记,等上课问老师或问同学。上述看书过程完成后,如果能知道这个章节讲了哪几个问题,书是如何将问题讲清楚的,那就成功了。看书是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做题,做相应章节的配套练习,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的中级阶段。合理做题有以下几大好处: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前看书由于量大,范围广,容易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核心与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弥补对某些知识点的遗漏;②做题是一个发现问题最快捷的途径。很多人都存在“看书的时候都懂,做题的时候都不会”这样一种情况。这是因为之前看书其实是一种“主动地学习‘被动知识’”的过程,因为之前看书都是顺着作者的思路,没有磕绊的理解下来的。而做题的时候如选择判断题,会遇到类似的五个选项,就像遇到很多岔路一样,选择多了就会出现各种疑问。但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出的正确答案一定印象更加深刻,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易忘记;③做题是对之前看过内容的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填空是对之前各个知识点的回忆,简答题是对之前各个问题,或问题的各个部分的回忆,是对各条线的回忆,这些显然可以帮助记忆。
再看书找资料。做完题肯定会有更多疑问,做的题越多,疑问也就越多。这就需要带着这些疑问再次去看书,不仅仅是需要看本章节的内容,也要看其他相关章节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书,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总之要把这个问题从头到脚彻底地弄清楚,这个阶段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比较多,但这个过程也是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非常关键的步骤,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你才能,才敢运用这些知识。如果一个人精力不够,可以找一些同学朋友一起完成这个阶段,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归纳整理。把各个问题都弄懂了之后,就要把用自己的思路完成的整理归纳,记录下来。这个过程第一帮助自己记忆,第二也方便今后随时可以回顾。虽然整理的过程比较费时间,但整理好之后就是长久受用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将各个点,各条线组织成一个个相关的面,方便今后运用。也是自己医学知识,医学功底储备的关键步骤。
通过“看书-做题-再看书找资料-归纳整理”这个流程,可以有效地把新知识整理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起来方便今后运用。
3.运用各种医学记忆方法
医学知识量非常多,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基本都是需要记忆的。因此学会运用各种记忆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医学学习记忆方法。
口诀记忆法。口诀就是将书中一系列知识点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并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如大家熟悉的十二对脑神经的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这样就可以一次把十二对脑神经背出来而不会遗漏。再如手腕骨的记忆口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不仅把手腕的所有骨记住了,而且还记住了最易折的骨。也许有人说记这些口诀也挺麻烦的,同样的时间照样可以把这些骨记住。虽然当时可能这些口诀效果不大,但口诀有助于长久记忆,像九九乘法表一样记住了就难以忘记。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剖学。
图表记忆法。如果说上面的口诀记忆法是针对知识点的。那图标记忆法便是针对知识线和知识面的。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机制,原理)用文字的话要讲很多,也很难让人理解,但将它画成图,却能使人一目了然,也更加容易记忆。在很多问题需要横向或纵向对比时,一张表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图表能使学习更加简单,理解知识更加方便,记忆更加深刻,效率更加高。初学者可以看人家画的图表,渐渐地可以学着自己画,并把图表运用到其他各个学科,各个方面,成为自己的一项学习技能。这个方法对学习病理生理、生理、药理等学科特别有用。
形象思维记忆法。相对于干枯的文字,大脑对形象的图案记忆更好。语言描述十句还不如看图一分钟来得直观和形象。课本上虽然配有插图,但不是十分全面。当碰到一些无法理解的描述时,可以从网上,从其他图谱上查找相关的图。文字结合图案,学习记忆起来肯定效果更好。另外还有一些三维软件对于学习知识也非常有用,因为人体结构本身是三维的,而平时我们看到的图,都是平面的,三维只能靠空间想象。这个方法对学习组织胚胎,病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特别有用。
本质记忆法。很多医学知识都有其本质,深入理解其本质将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临床上某种疾病有很多典型或不典型的表现,但出现这些表现的原因往往有一个中心的本质。如烧伤,它有很多临床表现,但其本质只有三个,烧伤的深度,创口的杂物,烧伤的广度。如皮肤再生像草再生一样,创口的深度关系到草的根伤得深不深,能不能再长;创口表面杂物就像地上的石头,会影响草长出来;烧伤的广度会影响到病人会不会休克。掌握了这三个本质就掌握了烧伤的各种处理方法。
比较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相似的知识。这时将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分”,“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区分”一比较就容易记忆。此类方法可以和图表法相结合,比较适用于内科学,药理学等学科。
其他记忆方法。如习题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这个在之前已经有叙述,且这些方法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故不再赘述。
4.建立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学习模式
医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验、实践课比重大。对于医学生来说理论和实践是缺一不可的。实践之前必须要有相关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拥有了理论知识,才有资格去运用它,才能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前面主要讲述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的一些方法,下面就主要讲述拥有扎实基础后如何实践的方法吧。很多学生也很认真地做实验,跟带教老师学习查房,写病历等。但收获还是很少,主要是没有很好做到以下两点:①勤观察,勤思考,勤归纳整理。首先要勤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观察病人,观察手术操作等,观察的时候要将现象和之前学过的理论对应起来如“肺水肿的病理切片的表现是怎么样的”,“病人的贫血面容,二尖瓣面容是怎么样的”,“问病史的顺序,查体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各种麻醉,手术的流程是怎么样的”。然后是勤思考。结合理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要这样的操作,这样的操作有什么优势”,很多临床和书本不一样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这些不一样有没有本质的区别”,等等,通过思考,产生疑问,查找资料,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吸收成自己的能力,最后运用到以后的实验、看病、做手术等上面。②勤动手,勤练习。实验、实践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学习操作。知道了为什么做却不知道怎么做这也是不行的。在实验、实践中要勤动手,勤练习。操作要尽量规范。如学习“如何操作显微镜中的油镜”,“如何消毒”,“如何做各种穿刺”,“如何插导尿管”等各种操作,这些只能同学多练习,多操作才可以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积累经验,然后再回归到理论,发展理论。如此良性循环。
医学教育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有人说我们现在学习的一半知识在以后都将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也说明医学是一个未知的海洋,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拓展。以新知识代替旧知识,新理论代替旧理论。以“基础-拓展创新-再基础”这样的学习模式不断学习,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三、制定医学生科学的学业规划
科学的学业规划设计有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发掘自我,尽早地明确自我的人生目标。学业规划从每届新生入学开始启动,并始终贯穿他们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活。期间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安排活动的内容。
拓展阅读
学业规划简介
大学生学业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人才成长观念,从属于职业生涯规划。学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大学生对在校期间学业进行的安排和筹划。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导向和目标,学业规划是职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学业规划”要求大学生从大一就要开始充分认识自己。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气质及其家庭的实际状况,确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包括职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区域、择业标准,然后围绕这些职业期望来制定合理目标并落实。
大学生作为学业规划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不紊地做好学业规划。
1.学业目标选定
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选择社会需要且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把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社会要求干什么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由此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几方面的结合点和链接处正是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关键所在。
2.学业目标分解
学业总目标制定以后,要能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并确定各个目标实现的具体时间。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总学习目标—年的学习目标—学期的学习目标—月的学习目标—周学习目标—日学习目标。使得学业规划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天,确保学业的严格执行。
3.学业规划评估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如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性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
(一)大学一年级:探索期;学业规划目标: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规划意识
大一适应期。大学和中学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自主性、开放性的学习,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特别是医学专业的学习,具有更多专业性、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以依赖老师为主的追随型学习,以课堂为主,老师安排教学的各环节,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老师的依赖很大。而在大学强调启发式教学,上课是流动的,课程是多变的;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安排的自习,没有频繁的考试,除了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来安排。教师不再面面俱到地检查督促学习,而是通过指导、启发、开列参考书等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习完全靠自己,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对于过惯了紧张生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解放。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认为进入大学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由于学习压力的暂时缓解而失去自控力,开始轻松一下,甚至放纵自己,结果表现得自由散漫,终日无所事事、空虚寂寞、困惑迷惘。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暂时不适应大学的管理方式,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总觉得大学缺乏管理,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表现出学习不得法,不会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与计划,跟不上教学进程,心中忧郁、焦虑、讨厌学习等消极面。
变高中阶段的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即变应试教育为需要教育(“要我学”→“我要学”)。从中学的被动应试学习转向自主创新学习,关键在于学习方法的转变,就是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独立思考,这对于新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挑战。大一新生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端正学习态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自学习惯和提高自学能力。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弥补中学应试教育在这方面造成的缺憾,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此外,许多学生实现了自己考取大学的目标后,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外界推力。大一新生在学习动力方面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动力十足,但效果欠佳。进入大学以后,受到老师的教育和高年级同学的教导,有的同学意识到大学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倍努力地学习,但其中有的同学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习效果欠佳,于是就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还有的同学试图全方面发展,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因为不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另一种情况是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与目标不明确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学时的学习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干劲十足。到了大学则有明显的变化,考大学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新的目标还没有找到,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大一新生通过学校安排的一系列新生讲座和学长老师的谈话,了解自己的专业,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五年的医学生涯有整体的规划,培养自己勤奋、钻研、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总之,应通过对大学生专业思想的指导,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大学生的自发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确认职业目标。
(二)大学二、三年级:定向期;学业规划目标:确定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
二、三年级的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确立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二、三年级大学生,应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和学业生涯设计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制定学业发展计划,向他们宣传自身综合能力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开始具有就业的压力和危机感、紧迫感。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确定学期、学年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有目的地选修课程;参加课外讲座,扩充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二年级起,学生要开始考虑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开始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重点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开始尝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有目的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英语口语、计算机知识的获取、情绪管理的方法、语言能力的提高、交流技巧的培养等。
(三)大学四年级:提升期;学业规划目标: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
对四年级的医学生首先应强化专业课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参加围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的培训工作,了解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情况,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或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调整。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职业技能鉴定;重视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以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为导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利用假期进行“适应就业”、“职业技能的学习与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入接触社会,了解、搜集就业信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另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的分类指导,如考研辅导,考公务员辅导等。
(四)大学五年级:冲刺期;学业规划阶段目标:充分掌握资讯,实现毕业目标
对五年级的大学生,要强化求职技巧,拓宽就业和自主择业视野,提高自主创业意识和竞争能力。做好就业准备(道德、知识、能力、心理、信息)、资料准备(自荐信、个人简历)、面试准备(面试技巧、面试常识、面试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笔试准备等。重视实习机会,通过一年的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网站、各种刊物、就业咨询、就业专栏、情景模拟等形式围绕择业观的引导、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就业形势、技巧商谈、心理调适等方面展开,从而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准备需要学生主动走向社会寻找自己的锻炼机会。
此外,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识,注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只有牢固树立献身发展祖国医学事业,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激发高度自觉的和长久的学习热情,才能不为取得的成功而悠然自得,也不为遇到的困难而垂头丧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昂的精神,顽强的斗志。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医德修养。要教育学生懂得医学是生命之所系,健康之所依。医生要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必须掌握制服病魔的武器,要获得这一武器,就要付出代价,就要吃苦。
当学业规划选定以后,很多大学生或者拖延不动或者立即行动,结果导致很多大学生有了学业规划却不能实施或实施后不能持久,最终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业。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时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对学业规划的强化。强化学业规划就是学业规划的执行者在执行之前充分运用想象,详细地罗列出达成学业规划的好处,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心态,进而增强动力、产生更大的执行力,确保学业规划顺利完成。
总之,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充分认识到学业规划的重要性,尽早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大学的学业目标,设计自己的五年学业规划,在充分了解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把握住主动权,从而做到成就自我,实现自我。
拓展阅读
临床医学专业设置
学制五年。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受到人类疾病方面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处理;具备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开展临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主要去向: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保健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预防等工作及在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思考题
1.作为一名医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从现在开始你需要做哪些准备?
2.根据医学生学业规划的特点,请做一份适合你的学业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