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有很多关于读书方法的精辟见解,是我国读书理论的奠基人,后世很多读书方法都衍生于孔子的读书理论。孔子所提倡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要有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的乐趣。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还说“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又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这些都是在强调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好读乐学的良好习惯。
二、要时常温习和实践。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这是在学习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通过温习旧知识,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新知识,并获得新体会。孔子还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习”既有温习的意思,也有练习的意思,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温习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得其所哉。
三、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惘;光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迷惑,是很危险的。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有所收获。
四、学行结合。主要是指“以行促学”“以行助学”“行即是学”以及“行而有疑则思学,学而有疑以行验之可也”等。也就是说要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五、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闻一知十。
六、一以贯之。孔子主张在学习过程中要“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即是指学过的知识要加以融会贯通,予以耙梳条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七、谦而好问。孔子认为,对于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有不懂的问题也要虚心去求教,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随便几个人在一起行走,他们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对于他们好的一面学习,不好的一面要对照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这都体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好学好问的思想。
八、学、问、思、辨、行的综合运用。孔子主张博学、好问、勤思、辨别是非,更主张学以致用,这是孔子读书学习方法综合起来的精华,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这成为后人读书学习方法理论的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