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1682 ),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后又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界称其为亭林先生,南直录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著有《日知录》等。作为一代大儒,顾炎武对于读书之法自然有其独到见解。
一是广采博览。顾炎武自幼博览群书,对一些经典著作几乎都能背诵,而且非常关心时事,常专心搜罗当时的时事著作、公文、邸报等,对一些重要内容都亲手抄录,尤其是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则广泛参考有关资料,穷源探本,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余光《中国读书大辞典》);二是日有所得,博学审问。顾炎武认为读书每天都要有所收获,不进则退,同时要博学审问,不可自我封闭以至孤陋寡闻。他说:“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亭林文集》);三是做好计划,自我督责。顾炎武读书并非是拿起一本书就读,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读完、抄完的卷数,不完成决不休息。同时他还要求自己每读一书都写成札记,日后加以整理,日积月累下来,结集成其代表名作《日知录》;四是抄读法。抄书是古人常用的读书方法,顾炎武也是如此,他读《资治通鉴》用的就是抄读法。他从十一岁开始读《资治通鉴》,边读边抄,三年后读完,此时他已把这部巨著工工整整抄写了一遍。以《资治通鉴》之篇幅,顾炎武能完全抄录下来,实是让人敬佩;五是记心得。顾炎武在读书过程中常有自己的见解,并随时记录下来,同时加以比较分析。他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日知录自序》)意思是说如果后来发现自己所记心得不是很恰当的,就随时修改;如果发现前人已经有和自己一样的观点了,就把自己所记删去,这充分体现了顾炎武读书治学的严谨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