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蒋孔阳(现代)

蒋孔阳(现代)

时间:2023-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蒋孔阳主张以辩证的态度而不应按固定的模式来读书。其次,关于读书“死”“活”的问题,蒋孔阳认为该“活”读的书,就要“活”读,该“死”读的书,就要“死”读。(同上)第三,关于做读书笔记,蒋孔阳认为应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料性的,只记录考据、事实等;一种是思考性的,记录心得体会。

蒋孔阳(1923—1999 ),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原复旦大学教授,著有《文学的基础知识》《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等。蒋孔阳主张以辩证的态度而不应按固定的模式来读书。

首先,关于读书应从兴趣出发还是从需要出发,他认为应分开来看,根据兴趣去学习,最容易发挥一个人的长处,最能够克服困难,事半功倍。但任何事情不可绝对化,读书也是如此,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益其所不能,把不知道的东西变成知道,把不懂的东西变成懂得,如此说来,读书就不在于有没有兴趣了,有兴趣要学,没兴趣也要学,而且要全面、系统、按部就班地学。人为了某种知识的掌握,就要“强迫”自己学习,先不要去讲什么兴趣。

其次,关于读书“死”“活”的问题,蒋孔阳认为该“活”读的书,就要“活”读,该“死”读的书,就要“死”读。书本身是没有死活之分的,如果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那书就读“活”了。但是,我们不但要读“活”书,还要读“死”书,因为“对于在打基础阶段的青年学子来说,读‘ 死’ 书比读‘ 活’ 书更为重要”(《读书人的追求是觉醒》),在这个阶段,所谓读“死”书,“就是要认真地读书,照着书本去读书,书上怎么讲,我们就跟着怎么读。先求准,后求懂。”(同上)所以,蒋孔阳认为,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与其去赶读‘ 活’ 书的时髦,求一时的领悟,不如老老实实地读‘ 死’ 书,把基本的功夫学得扎扎实实的,更为可取。”(同上)

第三,关于做读书笔记,蒋孔阳认为应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料性的,只记录考据、事实等;一种是思考性的,记录心得体会。对于笔记,有些可能是当时随便记录的东西,日后或许会有大用场,比如 1986年6月27日他在《新民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两个意大利人到非洲原始部落旅游,发现当地妇女一种奇特的“美容术”,当时出于好奇就记录下来了,没想到数年之后,他在写《美学新论》时,就用到了这条笔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