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用药为什么不“灵”
1.硫糖铝制剂与抗酸药 硫糖铝制剂(舒可捷、苏克菲等)必须在酸性环境中聚合形成胶体覆盖于胃黏膜表面才能起保护作用,但是,硫糖铝形成的保护膜可以减少抗酸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的生物有效率20%~30%。因此,这两类药物同时服用,不但不能加强疗效,反而互相削弱。正确的服用方法应该是两类药间隔1小时服用,以免相互干扰。
2.枸橼酸铋钾与抑酸药 枸橼酸铋钾制剂(丽珠得乐、果胶铋等)不中和胃酸,也不抑制胃酸,而是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下形成覆盖于溃疡表面的一层坚固氧化铋胶体沉淀,保护溃疡面不再受胃酸和消化酶的攻击。因此,在服用该药前1小时之内不宜服用抑酸药。另外,服用枸橼酸铋钾制剂的同时也不宜喝牛奶,因其会阻碍胃黏膜保护层的形成。
3.甲氧氯普胺与抗胆碱药 甲氧氯普胺常用于止吐,加强胃排空,而抗胆碱药(颠茄、溴丙胺太林、洛哌丁胺等)的药理作用是减慢胃肠蠕动,两者作用相反,如果同时用于上吐下泻的患者,显然是不合理的。
4.胃蛋白酶与抗酸药 胃炎患者常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需要服用一些含胃蛋白酶的药物帮助消化。但是,胃蛋白酶必须在胃酸的激活下才具有消化作用,如果此时患者还同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这时胃蛋白酶就不能发挥治疗作用。有时使用一些酸性药物或食物效果会更好。
5.胰酶与酸性药 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切除、慢性肝病患者常有消化不良,服用胰酶制剂如得每通等很有帮助。但是,胰酶有一个特性,在碱性环境下才能保持活性,因此,胰酶制剂通常被装在肠溶胶囊内,以防吞服后经过胃时被胃酸破坏。当然,服用此药千万不能咬破胶囊或打开胶囊服用。另外,有的患者以为喝点醋或同时服用维生素C更有助于胰酶制剂发挥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6.甲氧氯普胺与西咪替丁 将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与抑酸药西咪替丁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目前的一种标准治疗。但是,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时,服药时间一定要间隔1小时,因为研究表明,甲氧氯普胺可使西咪替丁的生物有效率降低20%~30%。
7.抗胆碱药与雷尼替丁 抗胆碱药溴丙胺太林、阿托品、颠茄等对胃肠痉挛性疼痛很有效,但会延缓雷尼替丁的吸收,降低其效能,因此,两药同用时应间隔1小时以上。
8.硫糖铝与铋剂 硫糖铝和铋制剂需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在黏膜损伤处形成保护膜,故不宜与抗酸药合用,铝碳酸镁常与抗酸药合用,其作用不受后者影响,但服药时段要错开。
可见,同样几种药,调整一下药物的配伍和服用方法可以柳暗花明,患者也可以走出“吃遍各种胃药还不见好”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