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一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所引起。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但某些较重的患者,如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会厌炎、侵入性真菌性鼻窦炎时,则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common cold)是一种轻度、能自限的上呼吸道感染。成年人平均每年有2~4次感冒,儿童每年可有6~8次感冒。感冒的常见病原体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其中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最为常见。
感冒通常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年幼的儿童常常是呼吸道病毒的主要携带者,故抚养儿童的成人比较容易患感冒。感冒通常通过两条途径传播:吸入感染的“飞沫” ;或是接触感染的分泌物后用手擦鼻子,由手到鼻部的“自我接种”方式感染。
鼻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为:病毒进入鼻孔,随后感染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48小时内为病毒复制的高峰,将持续3周。在病毒接种后16~72小时后可出现症状,持续1~2周。
感冒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普通感冒的潜伏期较短、起病急。咳嗽、鼻部分泌物增加是普通感冒的特征性症状。起病初,患者鼻部出现清水样分泌物,以后可变稠,呈黄脓样。鼻塞4~5天。
普通感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并不多见。所以,对于普通感冒的患者,并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有时可继发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此时,患者有发热和局部疼痛、肿胀。实验室检查如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则提示有细菌感染。
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偶可损伤心肌,或进入人体繁殖而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一般在感冒1~4周内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及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剧,此时应考虑急性心肌炎的可能。心电图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面,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还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病毒对抗菌药物还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尚未十分成熟。对无并发症的普通感冒患者,不需特别处理。但患者需要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应多饮水,病情较重者卧床休息。并应采取措施避免感冒的直接传播。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时可应用解热镇痛药。在某些情况下,如应用阿司匹林可增加病毒的排出,而对改善症状的效果甚微,现在不主张常规应用。此外,阿司匹林对儿童感冒患者可能会增加发生Reye综合征的危险性。
总的来讲,普通感冒患者主要是注意生活起居,可以适当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消除鼻部充血、缓解鼻塞流涕可用1%麻黄碱滴鼻,也可应用其他缓解鼻充血的药物。对有鼻过敏者应用抗组胺药物,可减轻鼻部症状。疾病的痊愈则主要取决于自愈情况,或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中药对治疗普通感冒有一定疗效。如果患者有继发感染,则应用抗生素。
(二)链球菌咽炎
咽炎只是一个症状,严重的咽部疼痛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只有少数患者(10%~40%)咽炎为链球菌感染的结果。诊断和治疗链球菌咽炎有时较为困难,因为链球菌咽炎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实验室检查又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病原体中,以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感染所致的咽炎中,除链球菌外,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等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均能引起细菌性气管炎,临床表现有咽痛等。这些细菌所致的咽炎与链球菌咽炎相似。其他病原体还有支原体和衣原体。
链球菌感染后,标准抗生素疗法仍首选青霉素,只要抗菌治疗的疗程适当,几乎完全能根治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替代。目前在治疗链球菌咽炎时推荐应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
但大多数患者的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因此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可能没有预期的好。对另外一些患者,病原体可能是支原体或衣原体,那么选择抗生素种类时也应注意区别。
(三)鼻窦炎
鼻窦炎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感染,以及过敏反应所致的鼻窦炎症过程。吸烟、粉尘、工业污染物、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等)的感染均能引起鼻窦炎。机体如患有免疫缺陷病则易发生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常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厌氧菌在慢性鼻窦炎的病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1%的患者厌氧菌为唯一感染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也可使慢性鼻窦炎加重。少数情况下真菌也可感染鼻窦,其中有曲霉菌属、毛霉菌属、念珠菌属等。曲霉菌属感染可引起过敏性曲霉菌病,产生鼻阻塞及流清涕。此外,约25%的病例,其慢性鼻窦炎起源于齿源性感染。在治疗时,以上病原体需要鉴别,选择对应的药物。或者在应用某一类药物之后不见疗效,应当考虑是否对病原体判断错误,抑或是其他诱因。
改善引流和控制炎症是急性鼻窦炎治疗的目标。蒸气吸入能有效地收集鼻黏膜和促进鼻窦引流。局部血管收缩剂如0.25%新福林喷入,每3小时1次,但不应超过7天。辅助治疗应包括休息、饮水和应用祛痰剂。
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抗生素应至少连续使用10~14天。急性鼻窦炎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G或青霉素V 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次选红霉素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当慢性鼻窦炎加剧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250~500mg或四环素250mg口服,每6小时1次较好。连续使用4~6周的长期抗生素治疗,常能使慢性鼻窦炎完全消退。从窦腔渗出物中培养细菌的药敏结果以及患者的反应,可指导抗生素治疗。对抗生素无效的鼻窦炎需手术治疗。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诱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流感可以累及上呼吸道和(或)下呼吸道,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肌痛和乏力等。几乎每一个冬季都会有流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暴发流行。流感的暴发流行在普通人群中造成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尤其在高危人群中,流感的扩散增加了死亡的危险性。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的流感患者。患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1~7天均有一定传染性。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极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除新生儿外,其他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流感病毒类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加之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发病。
流感常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人数多,流行过程集中,可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甚至可引起地区性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的最常见并发症是肺炎,可继发细菌性肺炎,或病毒和细菌混合性肺炎。其中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相当少见,是最为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易发因素有心脏病患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以及老年慢性肺疾病者和某些孕妇。
对流感的治疗措施包括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对某些流感患者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1)抗病毒药物:自1966年起就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对流感进行治疗,但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缺少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有诱发产生耐药病毒株的倾向,所以临床价值有限。新一代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已在临床应用,1999年起第一个被批准应用的药物为Zanaiver。
(2)对症治疗:过去曾用水杨酸盐作为流感时的退热药物,由于现在已发现水杨酸盐与流感的并发症之一,即Reye综合征有一定的关系,尤其在儿童中。目前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 ,扑热息痛除有解热镇痛作用外,还能降低机体对氧的需要,减少发热时所致的水分丧失等。其他还有消除鼻塞、流涕等症状的药物。
(3)抗生素治疗:流感很难与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相鉴别,应用抗生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大部分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并不需要抗生素治疗。流感的下呼吸道并发症常见为气管炎和气管支气管炎,此时如应用抗生素并不能减轻急性支气管患者的临床症状。
(4)继发性细菌性肺炎的治疗: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是流感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常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菌感染较为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造成临床症状迅速恶化。应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针对可能的病原体进行治疗。通常抗菌药物中应包括一种具有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