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角膜前弹力层

角膜前弹力层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角膜前弹力层又称Bowman层,由无定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和氨基葡聚糖构成,厚8~14μm,无任何细胞,出生后受到损伤不能再生。A.前弹力层为无细胞成分的中低反光界面,可见纤细的上皮下神经在该层间走行,神经较稀疏,走行方向近于平行注:在前弹力层内有大量神经走行,神经较密集,走行方向近于平行,并可见少量朗格汉斯细胞浸润

第二节 角膜前弹力层

角膜前弹力层又称Bowman层,由无定向排列的胶原纤维和氨基葡聚糖构成,厚8~14μm,无任何细胞,出生后受到损伤不能再生。三叉神经眼支在角膜周围发出60~80根末梢纤维并脱去髓鞘,先在浅基质层内行走,到达前弹力层下形成致密的神经丛,通过前弹力层和上皮基底膜的许多纤细小管到达上皮层表面(图3-7,3-8)。

img14

图3-7 角膜浅基质层纵切面

(X 1 000, NIDEK CS系列)

注:白线所示为前弹力层界面,为无细胞成分的暗反光界面,位于基质层(上方)与上皮层(下方)交界面,并可见纤细的上皮下神经穿过该层,进入上皮

img15

A.前弹力层为无细胞成分的暗反光界面,可隐约透见后方基质细胞,并可见纤细的上皮下神经在该层间走行,神经纤维方向基本平行

img16

B.前弹力层神经纤维走行方向呈放射状

图3-8 前弹力层的冠状切面

(X 1 000,NIDEK CS系列)

由于前弹力层是由胶原纤维构成,除了Schwann细胞延伸到该层以外,无其他细胞结构,所以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前弹力层位于上皮细胞层与基质层的交界面,表现为无细胞成分的暗反光层面,并可见其中有大量纤细的串珠样神经丛穿过(图3-9),部分区域可见少量朗格汉斯细胞(图3-10)。与此同时,笔者发现中央角膜上皮下神经相互平行,走行较规则,周边则屈曲、分叉较多,走行较紊乱。

img17

A.前弹力层为无细胞成分的中低反光界面,可见纤细的上皮下神经在该层间走行,神经较稀疏,走行方向近于平行

img18

B.前弹力层神经分布相对致密,走行方向基本平行

图3-9 前弹力层中的神经分布

(X 800,HRT系列)

img19

图3-10 前弹力层中的朗格汉斯细胞(X 800,HRT系列)

注:在前弹力层内有大量神经走行,神经较密集,走行方向近于平行,并可见少量朗格汉斯细胞浸润(箭头所指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