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设备,从照射方式上可以分为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两大类。
体外照射又称为远距离照射,简称外照射,是将放射源置于体外一定距离进行照射,放射线需经皮肤和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或病变组织。根据不同病灶,只要选择合适的射线类型和能量,精心设计治疗计划和治疗方案,就可以达到预计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的体外放射治疗设备有:千伏级X线治疗机、60Co治疗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近年来,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普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上辅加动态多叶光阑(MLC)、实时验证系统和呼吸门控系统等装置,使得“适形治疗”“调强治疗”和影像引导下放疗(IGRT)等精确放射治疗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另外,外照射设备还包括性能更加优越的质子加速器和重粒子加速器等高能粒子加速器,但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设备造价等因素的制约,这类加速器还很难在放疗界得到推广应用。千伏级X线治疗机和60Co治疗机是早期的外照射设备,前者目前已趋于淘汰;后者由于设备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目前在中小医院仍有一定的市场。而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业肿瘤医院,作为主流外照射设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正在放疗界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体内照射也称为近距离照射,是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或组织间置入的方法,将同位素放射源直接贴近病灶部位进行照射。其特点是对某些部位的病灶,如食管癌、直肠癌、宫颈癌等直接实施放射治疗,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治疗效果较好。
早期的内照射或近距离照射一般是手工操作,缺点是定位不够准确,照射剂量难以掌握,对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也比较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荷兰的核通公司率先研制生产出了以192Ir为放射源的内照射近距离后装治疗机,推动了内照射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市面上和临床上正在使用的内照射近距离后装治疗机,从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来讲,都与核通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没有根本区别。本节将简要介绍内照射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的基本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