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枢性淋巴细胞肿瘤多原发于骨髓,尤其是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为骨髓是B细胞分化发育的第一场所)。T细胞的分化发育部位除骨髓外,主要是在胸腺,所以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既可原发于骨髓,也可原发于胸腺,患者初诊时常有纵隔肿物。外周性淋巴细胞肿瘤均原发于髓外部位(因骨髓原发性淋巴瘤罕见报道,而骨的原发性淋巴瘤则较多见),外周性淋巴细胞肿瘤属于血液肿瘤。发生在髓外(淋巴和非淋巴组织或器官)的淋巴瘤经血液转移到骨髓时,称淋巴瘤侵犯骨髓(LBMI)(或淋巴瘤骨髓转移),临床上属于第Ⅳ期(晚期)。
1980年以前,BMB仅以细胞学和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光镜观察,淋巴瘤侵犯骨髓的检出率较低,霍奇金淋巴瘤(HL)侵犯骨髓的病例占0%~32%,NHL为16%~75%;1990年以后,组织学(尤其BMB塑料包埋切片)与细胞学相结合,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分子生物学检测及PET-CT等,LBMI的检出率明显升高,HL为0%~75%,B-NHL为8%~100%。
(一)骨髓活检在淋巴瘤分期中的应用
Vinciguerra的资料显示,6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未作BMB前列为Ⅰ、Ⅱ和Ⅲ期者分别为9、12和41例,BMB后则分别有4、9和27例改为Ⅳ期(表1-3),表明BMB对于淋巴瘤确切分期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200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中心曾对淋巴瘤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侵犯和无骨髓侵犯与预后(5年整体存活率)的关系作了研究(图1-2)。结果无侵犯组存活率最高,重度侵犯组存活率最低,差异显著。通过BMB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IgH和TCR基因重排、PCR检测等可以确定是否为淋巴瘤及其是否侵犯骨髓。
表1-3 62例NHL骨髓活检前后临床分期的变化
图1-2 骨髓侵犯程度对NHL预后的影响
(二)骨髓活检在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对于肿大淋巴结组织学病变难以明确良恶性质(所谓“不典型增生”)时,BMB如确定有淋巴瘤侵犯骨髓,则支持淋巴结的不典型病变为恶性淋巴瘤,并已发生了骨髓转移。尤其是当肿大淋巴结不典型增生病变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阳性T细胞和B细胞均较多时,若该患者BMB免疫组化染色则呈现单一性T细胞或B细胞增生时,则有利于明确诊断与分型。此外,BMB对于无实性肿物形成的淋巴瘤,例如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肝脾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在血管内或窦内生长、常无实性肿物)具有诊断意义。
(三)骨髓活检在脾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血液病常见脾大,但常因患者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多不敢做脾穿刺活检诊断,而BMB有助于脾大的鉴别诊断。例如,①门脉高压性脾大时,骨髓增生较活跃或极度活跃,但造血细胞无形态异常;②髓外造血所致的脾大,骨髓呈现纤维化;③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脾脏转移癌和慢性感染(结核病等)时,BMB可见相应的特征性细胞学或组织学变化;④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例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滤泡性淋巴瘤(F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毛细胞白血病(HCL)和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L)等几乎100%累及骨髓。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累及骨髓的发生率均>9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为60%~70%;⑤继发性淋巴瘤所致的脾大,也可同时累及骨髓。
CT-PET等影像学检查有时可提示脾大的可能原因与性质,但不能替代BMB对于淋巴瘤侵犯骨髓的诊断。CT-PET检查只是对代谢活跃的中、高度恶性淋巴瘤(Ki-67或PCNA核阳性率高)有提示意义;而对于代谢率低(Ki-67或PCNA核阳性率低)的惰性淋巴瘤[包括SLL/CLL、FL-Ⅰ级、MZL(结内MZL、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SMZL)、HCL、LPL、成熟浆细胞型浆细胞肿瘤、小细胞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CT-PET常阴性,而这些淋巴瘤往往早期累及骨髓,通过BMB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易于确诊。流式细胞术是根据所检骨髓液内淋巴瘤细胞大小、数量和免疫表型分型的,但不能检测瘤细胞的分布方式(如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等);BMB可以显现淋巴瘤细胞的分布方式(如血窦内或小血管内充满淋巴瘤细胞)并可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单一性T细胞或B细胞增殖的淋巴瘤。
(四)骨髓活检在判断淋巴瘤化疗或骨髓移植后疗效方面的意义
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髓的患者,对于化疗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常通过BMB观察化疗对骨髓的抑制程度以及瘤细胞容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及疗程。仅根据单纯BMA的细胞学观察不如结合骨髓活检能更准确地观察瘤细胞的减少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缓解率,延长无病存活时间。
(五)骨髓活检对于不明原因低热的诊断意义
淋巴瘤患者可伴有B症状(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对于不明原因低热等B症状、有或无淋巴结、肝、脾大的患者,进行BMB常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