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治疗相关性AML(therapy-relat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t-AML)属于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是指由于细胞毒药物治疗和(或)放疗引起的AML。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还包括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N)。t-AML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变化与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性改变类似。2001年WHO分类曾将其按病因分为两型:烷化剂/放射线相关性AML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治疗相关性AML。由于多数t-AML患者均接受过烷化剂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治疗,因此这种划分并无实际意义,2008年WHO分类未再对t-AML进行病因分类。
【临床特点】
发生于任何年龄组,接受相关治疗至发现AML的间隔期:烷化剂和(或)放疗为5~10年,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为1~5年。烷化剂和(或)放疗患者多首发表现为MDS,部分病例转化为AML。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治疗患者多不经MDS阶段而直接表现为AML。临床表现为骨髓衰竭相关症状,包括乏力、发热、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常见贫血,红细胞发育异常(大红细胞和异型细胞等);中性粒细胞发育异常[核分叶异常(特别是分叶少)和胞质颗粒减少]。常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骨髓涂片 大多数患者呈现粒、红系细胞发育异常;近60%的病例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巨核细胞数量不定,大多数病例可见单核叶、分叶少或多核巨核细胞。
3.遗传学 常见5号和7号染色体异常或复杂核型[多见于烷化剂和(或)放疗相关性AML]和包括11q23、21q22在内的平衡易位(多见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相关性AML)。
【骨髓病变特点】
骨髓活检显示骨髓增生正常或增生活跃,粒系和(或)红系原始细胞增多(灶性或成片分布)。巨核细胞少见,易见胞体小、分叶少的巨核细胞。约15%的患者有轻度至明显的骨髓纤维化。
【免疫表型】
与原发性AML相似。
【诊断】
主要依据细胞毒药物治疗和(或)放疗史,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确定治疗相关性AML。具有特征性遗传学异常,呈现t(8;21)、inv(16)或t(16;16)、t(15;17)者,即使原始细胞计数<20%也诊断为AML。
【鉴别诊断】
主要与下述疾病鉴别。
1.治疗相关性MDS(t-MDS) 主要依据骨髓和外周血中原始细胞计数鉴别。t-MDS时,原始细胞<20%且无特征性遗传学异常。
2.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性改变 可具有与t-AML相同的形态学及遗传学改变,两者主要依据是否具有细胞毒药物和(或)放疗史鉴别。
【预后】
较原发性AML预后差。5年生存率<10%。具有5号和(或)7号染色体异常或复杂核型者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时间<1年(与是否先出现t-MDS无关)。
(刘恩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