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1阴性(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BCR-ABL1 negative,aCML)是一种初诊时伴有骨髓增生异常与骨髓增殖特点的白血病。特点为中性粒细胞持续性增多伴有核左移。常有多系(粒系、红系、巨核系)发育异常。肿瘤细胞无BCR-ABL1融合基因。
【临床特点】
罕见。好发于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当。主要表现为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相关症状及脾大。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数多≥13×109/L,分类示前体中性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及晚幼粒细胞)通常≥10%,原始细胞<20%,单核细胞<10%,嗜碱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发育异常明显,表现为胞质颗粒少,假Pelger-Huёt核或其他核异常(如异常块状染色质或怪异的核分裂)。常有中度贫血,可见成熟红细胞发育异常(如大小不等、巨大红细胞等)。血小板数量不定,常减少。
2.骨髓涂片 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显著增生,多数细胞分化较成熟,原、早阶段粒细胞可增多,但原粒细胞<20%。常见粒、红、巨核三系细胞的发育异常(图7-5)。
3.遗传学 多达80%的患者有核型异常。最常见为+8及del(20q)。13、14、17、19及12号染色体的异常也较常见。无BCR-ABL1融合基因。部分病例有活化的JAK2V617F突变。约30%患者伴有获得性NRAS或KRAS突变。
图7-5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涂片,Wright染色)
【骨髓病变特点】
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为主,细胞多分化较为成熟,以中幼及中幼以下阶段粒细胞为主,原始及早幼阶段粒细胞增多。原粒细胞增多不明显,呈散在分布,不见原始细胞簇状及片状分布。红系很少或缺乏。巨核细胞数量可减少、正常或增多,多有发育异常,表现为胞体小,分叶少或不分叶,与CML中的巨核细胞形态相似。部分病例伴有纤维组织增生。
【免疫表型】
至今未报道过有特征性表型。与细胞化学结合,骨髓活检切片免疫组化CD14或CD68染色有助于识别单核细胞。若发现骨髓中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应对aCML的诊断提出质疑。
【诊断】
老年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生,伴有核左移(原始细胞<20%)及多系发育异常,无单核细胞增多,无Ph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无PDGFRA或PDGFRB基因重排要考虑本病的可能。诊断要点见表7-3。
【鉴别诊断】
需要与外周血及骨髓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的髓系肿瘤鉴别(表7-4)。
表7-3 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1阴性(aCML)的诊断标准(WHO,2008年)
表7-4 aCML的鉴别诊断
【预后】
预后相当差。中位生存期<2年。女性、年龄>65岁、白细胞>50×109/L、血小板少、血红蛋白<10g/dl者预后不良。15%~40%的aCML患者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余病例死于骨髓衰竭。
(刘恩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