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时间:2023-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克隆性造血疾病。特点为粒系及单核系细胞增生,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20%,常见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少数病例嗜酸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有核红细胞。单核细胞常不如外周血明显,通常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10%。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占骨髓细胞的<20%。巨核细胞数量常减少,显著的巨核细胞发育异常不常见。

【概述】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aemia,JMML)是一种儿童克隆性造血疾病。特点为粒系及单核系细胞增生,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20%,常见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无BCR-ABL1融合基因,有特征性地累犯RAS/MAPK通路基因的突变。

【临床特点】本病占14岁以下儿童MDS/MPN的20%~30%。发病年龄从1个月至青春期,75%的病例发病年龄<3岁,新生儿罕见,男孩较女孩多见。典型表现为肝、脾及淋巴结大,面色苍白,发热及皮疹。儿童患者中约10%有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牛奶咖啡斑为NF1的特征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白细胞中位数为(25~30)×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伴部分前体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常见单核细胞发育异常。原始细胞(包括幼单核细胞)通常<5%。少数病例嗜酸粒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改变包括巨大细胞增生,但正细胞性红细胞更为常见。

2.骨髓涂片 增生活跃,粒系及单核系细胞增生为主,伴有发育异常,与CMML中所见相似。单核细胞常不如外周血明显,通常占骨髓有核细胞的5%~10%。原始细胞<20%。

3.细胞化学 同CMML。

4.遗传学 多数为正常核型。约25%的患者有单体7。无Ph染色体及BCR-ABL1融合基因。有证据表明JMML至少部分是由于RAS/MAPK信号通路中的突变导致的异常信号转导引起。35%的患者有PTPN11体细胞性突变。RAS基因、NRAS与KRAS2以及NF1等癌基因的突变各约占20%。伴NF1的儿童患者具有NF1等位基因突变。

【骨髓病变特点】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明显,各阶段细胞均可见到(胞质有中性颗粒),无明显发育异常。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占骨髓细胞的<20%。成熟单核细胞(单核系细胞胞质无颗粒)较多(图7-6)。红系前体细胞可增大。巨核细胞数量常减少,显著的巨核细胞发育异常不常见。部分病例有网状纤维增生。

图7-6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塑料切片,HGE染色)

注:A.巨核细胞缺乏;B.幼稚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

【免疫表型】

同CMML。

【诊断】

WHO2008年CMML诊断标准见表7-5。

【鉴别诊断】

见表7-4。

【预后】

病情发展快,多数生存期<3年。初诊时血小板降低,年龄>2岁及血红蛋白F高者预后差。

表7-5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

*本分类的幼单核细胞等同于原始细胞

(刘恩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