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点

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点

时间:2023-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免疫组化检查可以诊断HL侵犯骨髓。而仅有“大细胞”或仅有背景小淋巴细胞,即便有髓外HL的证据也只能描述而不能明确诊断HL侵犯骨髓。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发生率见前述。诊断HL骨髓侵犯的临床病史资料是依据,组织形态观察是基础,免疫组化是手段,三者结合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HL)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两大类,CHL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LR)、混合细胞型(MC)、结节硬化型(NS)和淋巴细胞消减型(LD)。因为HL发病率远低于NHL,而且累及骨髓的检出率也较低(5%~20%)。HL的肿瘤细胞主要是瘤组织中数量较少的大细胞,如多核的RS细胞、单核的HD细胞、爆米花(L&H)细胞或LP细胞等。而大量的背景细胞主要是数量不等混合性分布的小B细胞、小T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有的还伴有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肉芽肿样结构或分布。数量很少的肿瘤性大细胞与数量多的背景细胞共同构成HL的组织学图像。从理论上讲,HL转移或扩散应该肿瘤细胞与背景细胞同时扩散。CHL侵犯骨髓的组织形态学上既有大细胞(RS细胞样或HD细胞样),又有背景细胞。经免疫组化检查可以诊断HL侵犯骨髓。而仅有“大细胞”或仅有背景小淋巴细胞,即便有髓外HL的证据也只能描述而不能明确诊断HL侵犯骨髓。文献报道HL侵犯骨髓中NLPHL发生率最低(<1%);CHL-LD最高(50%~70%)。不同类型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发生率见前述。诊断HL骨髓侵犯的临床病史资料是依据,组织形态观察是基础,免疫组化是手段,三者结合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一)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临床特点】

NLPHL占所有HL的5%,患者多为男性,年龄30~50岁。常累及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纵隔、脾、骨髓受累罕见,预后非常好。10年生存率>80%。

【骨髓病变特点】

Khoury等报道275例NLPHL骨髓侵犯7例(2.5%),侵犯程度10%~100%(平均90%),弥漫浸润5例,小梁旁2例。3例见类似L&H细胞核仁显著、居中(图9-57)。4例大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呈泡状,多个中等大核仁。所有病例的大B细胞<10%,有的伴有很多小淋巴细胞(CD3+)和组织细胞。5/7例有反应性小B细胞,但少于小T细胞(B∶ T<0.5)。

图9-57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可见H&L细胞或爆米花细胞(石蜡切片,HE染色)

【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大细胞(类似L&H细胞)均为CD20(+)、而CD3、CD30、CD15、CD57和CD21均阴性。背景小淋巴细胞主要为CD3(+)。

【鉴别诊断】

主要与富于T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肉芽肿性病变、组织细胞疾病、转移癌等鉴别。

(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特点】

患者常有浅表淋巴结增大,局限于1~2个淋巴结区,NS多累及纵隔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和脾受累常多为MC。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明显下降(称为B症状),见于40%的患者。

【骨髓病变特点】

骨髓活检病变呈小梁间局灶性浸润,如发现诊断性RS细胞[CD15和(或)CD30阳性]及肉芽肿样背景的结节区具有HL侵犯骨髓的诊断意义,RS细胞胞体巨大,胞质丰富淡染,至少有2个核或分叶状核,核大、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淡,单个嗜酸性核仁。诊断性RS细胞必须是每个核叶至少有一个核仁(图9-58、图9-59)。单核的大细胞为肿瘤细胞变异型称为HD细胞。有的HRS细胞胞质致密,核固缩,这种凋亡细胞称为“干尸”细胞。文献报道如确定是在炎性背景中有的非典型单核细胞CD15和(或)CD30阳性,并不要求一定要有典型多核R-S细胞才诊断本病。

图9-58 CHL-RS细胞(↑)(石蜡包埋切片,HGE染色)

图9-59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可见RS细胞和HD细胞(塑料切片,HGE染色)

【免疫表型】

肿瘤性的HRS细胞CD30(100%)和CD15阳性(后者75%~85%),应注意不要把骨髓中固有CD15(+)粒细胞当作HRS细胞。约40%的病例可有CD20表达,CD79a很少(+)。约90%表达B细胞特异活化因子蛋白(BSAP),LMP1表达不定。转录因子Oct2和(或)共同活化因子BOB1阴性。多数HRS细胞表达Ki-67。

【鉴别诊断】

同NLPH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