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酸性磷酸酶染色(

酸性磷酸酶染色(

时间:2023-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始单核和幼稚单核细胞AcP为强阳性反应,个别病例可抗酒石酸;原粒细胞对AcP反应不一,部分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可见中等强度阳性,中幼粒细胞AcP较弱,异常早幼粒细胞较强。浆细胞AcP呈较强的阳性反应,阳性物为大粗颗粒和珠状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内。网状细胞AcP呈强阳性反应,并具有抗酒石酸功能。

酸性磷酸酶是一组能在酸性pH条件下水解磷酸酯的酶,它定位于溶酶体中,并被认为是这些细胞器的标志酶。

1.固紫酱GBC(Fast garnet,GBC)染色法(ICSH推荐方法)

(1)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血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能水解萘酚AS-BI磷酸,释放出萘酚AS-BI,再与重氮盐偶联,形成不溶性有色沉淀,定位于胞质内。

(2)操作步骤:新鲜干燥涂片冷固定30s,水洗5min,晾干。浸入基质液中,置于37℃温箱45min,水洗,晾干。苏木精溶液复染20min后水洗,0.5%氨水返蓝,水冲,晾干。镜检。

(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

基质液配制:按AcP同样方法配制基质液10ml,加75mg酒石酸,用NaOH调至pH5.0,过滤。立即使用。

(4)阳性结果:酶活性部位为紫红色。

2.副品红染色法(ICSH推荐方法)

(1)操作步骤:两张新鲜干燥涂片冷固定30s,水洗5min,晾干。分别浸入两缸(其中一缸加酒石酸)基质液中,置于37℃温箱90min,水洗5分钟,晾干。苏木精溶液复染20min,水洗,0.5%氨水返蓝,水冲,晾干。镜检。

(2)结果判断:阳性结果为胞质中出现鲜红色颗粒。

(3)临床意义: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呈阳性反应,个别病例可见阴性,阳性为中等强度或强阳性。并抗L(+)-酒石酸。据文献报道和笔者观察40%淋巴瘤具有抗酒石酸功能,特别是脾淋巴瘤、伴毛细胞的脾淋巴瘤具有较强耐酒石酸功能,较难于HCL相鉴别。少部分B-慢淋、慢粒急淋变和T-急淋等淋巴系统白血病也具有耐酒石酸功能。原始单核和幼稚单核细胞AcP为强阳性反应,个别病例可抗酒石酸;原粒细胞对AcP反应不一,部分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可见中等强度阳性,中幼粒细胞AcP较弱,异常早幼粒细胞较强。T-ALL AcP阳性率较高,颗粒粗大;B-ALL AcP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浆细胞AcP呈较强的阳性反应,阳性物为大粗颗粒和珠状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内。巨核细胞呈较强的阳性反应。戈谢细胞AcP呈强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网状细胞AcP呈强阳性反应,并具有抗酒石酸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