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在全身筛查疾病的需要,一些MRI制造商正致力于开发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即通过一次性MRI扫描,提供整个身体的解剖和(或)病变信息。①一次性多部位、多脏器的全身MRI检查,工作量大,扫描时间大大延长。③一次性全身MRI检查时,对每一个脏器的MRI检查都不可能详细、全面,存在漏诊的可能性。
为适应在全身筛查疾病的需要,一些MRI制造商正致力于开发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Whole Body Imaging),即通过一次性MRI扫描,提供整个身体的解剖和(或)病变信息。采用的成像技术包括回波平面成像、快速梯度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兼用多组线圈组合,独立接收通道,扫描视野在200 cm以上。该项检查主要用于筛查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可用于了解已知恶性肿瘤病人的转移范围,如全身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应用的全身MR成像,如全身血管成像、全脊柱成像、全身DWI成像等,多是在不同解剖区域分段采集后,再由人工拼接、合成。
全身MR成像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①一次性多部位、多脏器的全身MRI检查,工作量大,扫描时间大大延长。依据现行收费规则,一次检查只能按照单一部位(或脏器)一次性收费,造成检查单位没有积极性,此外,受检者体内的射频能量沉积增多,病人发热明显,SAR超标,MRI系统往往因此自动暂停扫描,等待人体散热。②一次性多部位、多脏器全身MRI检查后,阅片和诊断程序复杂,在放射科按系统专业分工的背景下,如何阅片,或应该由(几个)诊断医师做出几份或一份诊断报告,目前缺乏规范,协调困难。③一次性全身MRI检查时,对每一个脏器的MRI检查都不可能详细、全面,存在漏诊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