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寻找最近的和最直接的证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就是两个例证。
近年来,全球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旧传染病的重新肆虐以及生物袭击人为造成的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医学研究证实,75%的传染病来自于动物。因此,人与动物的接触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长期和短期的气候变化都会作用于传染性病原体、虫媒携带者和动物中间宿主,影响到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媒介昆虫孳生分布、传染病谱的格局、流行病学特征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至少有30种新的传染病在过去20年中出现,各种新病毒的出现都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不仅如此,每年还有数十亿人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2006年全球民航运送旅客的总人次已达21亿,WHO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在某一地区发生的传染病在数小时内就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威胁”,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有效)防止飞机乘客携带的病原体或进口货物中隐藏的昆虫的入侵”。
我国是世界上传染病高发的国家之一。与过去相比,人均收入增加,营养不良状况得以改善,医院内感染减少,传染病危险因素在未来10~25年内有可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也会随之下降。但是,如果不重视和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气候变暖、大规模移民、城市化建设、失业、水和食品安全、公众健康意识欠缺等问题,后者不仅足以抵消传染病的下降,而且有可能引起传染病更大规模的发生和流行。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担心的那样,当前我国传染病在较大地理范围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因为人口的流动会推动传染病的传播。此外,我国传染病高发还与人口膨胀、行为改变、人口老龄化、医疗科技进步和环境转变几个因素有关。2009年2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1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26145例,死亡827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和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06%。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58211例,死亡1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6.74%。
1973年以来新确认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
注:本表摘自世界卫生组织简报
知识链接
2008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3541163例,死亡12433人,发病率为268.01/10万,病死率为0.94/10万,全年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白喉无发病和死亡报告外,其他病种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麻疹,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5.86%,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乙型肝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19%。2008年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721595例,死亡189人,发病率为130.30/10万,病死率为0.014/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8.31%,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7.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