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不易防控,随着人们对流行性感冒的深入认识,利用流行性感冒疫苗进行预防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不仅能使高危人群免受流感的侵袭,而且可以减少多种慢性病如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次数。在我国,深秋、冬春季节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或局部暴发的高峰期,一般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到体内后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在体内产生抗体,故流行性感冒疫苗最佳注射期是每年的9~11月,其保护能力一般为1~2年。由于流行性感冒毒株的变异很快,所以每年的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成分是不同的,故此需要每年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
流行性感冒疫苗从高度净化的蛋基培养的灭活病毒制备,已有全病毒、亚病毒体和净化表面抗原(分离病毒)制剂。分离病毒制剂包含的病毒使用有机溶剂进行处理,以除去表面糖蛋白并从而降低疫苗的致反应性或能力以减少副作用。一般而言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保护效力为60%~90%,1/4~1/2的受种者出现局部或类流感样反应,1%~2%的受种者出现全身反应。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有10%~64%的受种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这些反应一般较轻和短暂,多数在2~3天内自行消失,不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措施。首次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人接种疫苗后6~12小时内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肌痛反应,一般持续1~2天。婴幼儿或从未感染过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对全病毒疫苗的发热反应发生率可达8%~50%。单人份疫苗分成2剂注射或使用分离病毒疫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