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健康,欲病=亚健康,已病=疾病。未病先防,欲病防变,已病早治。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预防疾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
“治未病”的目的就是让你不病或少生病!医术高超的医生,在疾病尚未见端倪之时就已经能够察觉到其发生的可能,从而进行相应的调理和治疗。“治未病”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把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的防治思想和传统精神。
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曰:“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意思是说从事医生职业的人中,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预防疾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了诊治就会很困难。
未病之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人体要维持健康的状态,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除了躯体的完整和健全外,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阴阳平和”,属于未病的范畴。
对欲病之病,孙思邈曰:“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察,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很多人的痛苦在于身体不适,精神和体力今不如昔,一定要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避免疾病的困扰。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自认为可以自愈,过不了很久,就发展为顽固之疾。这种侥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欲病之病,在外表上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仅仅是“苦似不如平常”,又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即属现代所说的亚健康阶段,全身不适,勉强坚持工作,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又都未见异常,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孙思邈告诫我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欲病预防在先,“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即在五脏没有虚损、六腑尚未衰败、气血运行还未紊乱、神气犹未涣散、病势处于轻浅阶段时及时服药调理,每能痊愈。欲病先防,强调顺应自然的整体观念,重视调动体内正气的作用。如果错过了对未病的预防,就必须重视对欲病的预防治疗良机,不能再错过。发展到“五脏已虚,六腑已竭,血脉已乱,精神已散”时,疾病已成,五脏六腑功能衰败,气血运行紊乱,精神气耗散,服药救治也不一定都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的质量也就难保证,没有希望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预防的含义应该是天人合一,主动适应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的情况下积极防御,避免发展到欲病状态,而且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主要在此。预防可以在未病之前,也可以在欲病之前,但最好别在已病之时或之后,以免木已成舟,为时太晚!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固然与外在的邪气侵袭人体有关,但必须是在人体气血脏腑失和时才会发病。即疾病的发生是外因(邪气)作用于内因(正气)的结果。所以,临床上十分强调顾护正气,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主要是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属养生延年的范畴,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汉代张仲景对于治未病有独到的研究。据《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一天,仲景与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说他已患病了,40岁时眉毛要脱落,然后过半年就要死去,并告诉他服五石汤可免除。王嫌他的话逆耳,就没服药。后果如仲景所言,先是眉落,继则死去。由此可见,仲景诊察未病的造诣很深,其对治未病理论亦有独到的阐发,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人参补气汤便是绸缪之计;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发重病,而且难以回生,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潜伏在体内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