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尿酸的分解和排泄

尿酸的分解和排泄

时间:2023-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每日尿酸合成和排泄量大致相同,使得体内尿酸浓度保持动态平衡。肾中尿酸的排出量与尿酸盐在尿中的溶解度有直接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良好的肾功能是保证尿酸排泄的先决条件,如果肾发生病变,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血中的尿酸就会升高,从而引发继发性痛风。

1.尿酸的存在形式 尿酸形成后释放入血,血液循环中的尿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与血浆蛋白相结合,称为结合型尿酸;一种单独存在,称为游离型尿酸,这种形式的尿酸容易沉积在组织内。结合型尿酸必须与蛋白分离变为游离型之后,才能在组织中沉积。在正常情况下,血中游离型和结合型尿酸呈动态平衡,保持一定比例。我们通常所说的尿酸是指游离型尿酸。

2.尿酸主要经肾排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生成尿酸约750mg,其中内源性尿酸约占1/3,外源性尿酸约占2/3。人体每天排出尿酸500~800 mg,其中3/4(约600mg)经肾排出,1/4(约200mg)从肠道分解排出,最多不超过1 000mg。人体每日尿酸合成和排泄量大致相同,使得体内尿酸浓度保持动态平衡。

在pH 7.35~7.45的正常生理条件下,尿酸绝大部分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99%以上),主要是尿酸钠盐。肾中尿酸的排出量与尿酸盐在尿中的溶解度有直接关系。尿酸盐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下降,pH为5时,游离尿酸仅占15%,pH为6.6时几乎所有的尿酸都处于游离状态。所以多饮水,保持尿量,碱化尿液,对降低血尿酸、防止肾结石形成、防止痛风性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也可以看出,良好的肾功能是保证尿酸排泄的先决条件,如果肾发生病变,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血中的尿酸就会升高,从而引发继发性痛风。同时,肾排泄尿酸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每日肾脏尿酸的最大排泄量为800~

1 000mg,不超过1 000mg。如果尿酸的生成超过了肾的排泄能力,则血尿酸水平也会升高。

约1/4的尿酸从肠道被细菌分解排出,但这不是尿酸排泄的主要途径。

延伸阅读 肾对尿酸的排泄

肾在排泄尿酸的过程中,涉及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分泌以及肾小管分泌后的重吸收等一系列复杂过程。

1.肾小球滤过 除5%~7%与清蛋白结合的尿酸外,其余93%~95%的尿酸均可以自由经肾小球滤过。

2.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的尿酸几乎全部(98%以上)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前重吸收)。当脱水、尿崩症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时尿酸重吸收增多,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时,肾血流量增多,尿酸重吸收减少,但分泌也同时减少。

3.近端肾小管远端部分的分泌 被重吸收的尿酸(大约占滤过量的50%以上)被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而且分泌的尿酸占尿中排出尿酸的绝大部分。酮酸、乳酸等有机酸也在此部位分泌,因此当其体内浓度升高时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泌。

4.肾小管分泌后的重吸收 被分泌后的尿酸可以被重吸收(占滤过量的40%~45%),最后排出的尿酸只占总滤过量的6%~10%(每日约600m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