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是痛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痛风性肾病早期是可以逆转的,所以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可以防止或延缓肾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一旦发生肾损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期应纠正高尿酸血症,增加尿量并碱化尿液,纠正及预防肾衰竭;慢性期可使用别嘌醇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用药原则是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药物毒性等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2.严格控制血尿酸,严格控制高血压:显性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控制在416µmol/L以下,尿pH应为6.5~7.0,高血压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6~17.5/10.5~11.5kPa(120~131/81~86mmHg)为宜。
3.低蛋白饮食:可减慢肾小管的损伤,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还可使尿蛋白排泄量减少,故目前多主张低蛋白饮食。早期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g/kg,中、晚期患者以每日0.6~0.8g/kg为宜,摄入的蛋白质最好为动物蛋白。
4.减轻肾的负担:水肿的患者可按医嘱使用利尿药,同时适当限制水和钠的摄入。利尿药中的依他尼酸、呋塞米、噻嗪类利尿药,均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加重或发作。而螺内酯、氨苯蝶啶、依他尼酸的衍生物——特利酸等既可利尿,又可使尿酸排出;乙酞唑胺除有利尿作用外,还可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的排泄。因此在选择利尿药时应当考虑。
5.防止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会使痛风或痛风性肾病加重,最终导致肾衰竭,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非常重要。要搞好个人卫生,尤其是妇女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有感染者应查明感染的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尽量避免泌尿生殖道各种器械检查及导尿,以免诱发感染。
6.定期检查肾功能:尿微量清蛋白、尿常规、血尿酸、肾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避免使用对肾有毒害作用的药物及造影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