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9岁,肝移植术后1个月,顽固性腹胀10d(图1-6-10)。
图1-6-10 肝移植后肝局灶性坏死
声像图:移植肝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平滑,边缘锐利,左叶探及一大小约5.5cm×4.2cm的偏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门静脉主干内透声差,见附壁血栓,CDFI示门静脉血流形态不规则。脾大,厚5.6cm,长15.1cm,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腹腔内可见游离液性暗区,最大深度6.7cm。
讨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办法,肝移植术后常易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多以门静脉高压和肝酶学指标升高为主。超声表现为门静脉管腔内实性团块,偶尔急性血栓呈无回声而不易显示,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明显不规则。肝实质由于供血不良,可发生变性坏死。超声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偏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匀。须与肝癌复发和门静脉内癌栓形成相鉴别。超声造影结合二维超声及CDFI可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内血管并发症,尤其能鉴别门静脉内的血栓和癌栓,超声造影可明确显示癌栓的微血管,通过观察门静脉低回声结节内微泡造影剂的充填与缺失,鉴别癌栓与血栓,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鉴别良恶性病变。
★男,45岁,外院发现肝实性结节,进一步检查(图1-6-11)。
声像图:肝右叶探及一4.4cm×2.1cm偏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匀。CDFI示内未见血流。
讨论:肉芽肿性肝炎是以肝内肉芽肿病变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结节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结核病。肉芽肿主要位于汇管区,大多数患者无慢性肝病的表现,少数患者可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异常。超声显示肝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楚,无包膜回声,内回声欠均匀。需与肝癌鉴别,本病结节周围无晕征。
图1-6-11 肝肉芽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