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7岁,腹胀不适4个月余(图10-14-1)。
声像图:腹腔内探及多个实性结节,形态不规则,部分呈分叶状,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
讨论:腹膜间皮瘤起源于间皮或间皮下层,多有石棉或沸石接触史。由于间皮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特性,即向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方向分化,故根据肿瘤内所含主要成分的不同,可将之分为上皮型、纤维型和混合型三种。按形态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者多为纤维型,位于腹膜壁层或者脏层,边界清楚,带蒂或有包膜,质地坚韧,很少出血及坏死,恶性程度较低;弥漫型者多为上皮型,受累腹膜弥漫性增厚,表面呈乳头状,斑块状或结节状,大网膜可完全被肿瘤组织所代替,恶性程度高。根据其恶性程度可分为:①腺瘤样瘤,为良性肿瘤,常发生于子宫、附件等生殖器官腹膜处;②囊性间皮瘤,由多发性大小不等的薄壁囊肿组成,属交界性肿瘤;③恶性间皮瘤。本病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任何年龄可发病,但多见于40~60岁。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或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腹水等。
图10-14-1 腹膜间皮瘤
超声表现:腹腔内见边界不清肿块,与腹膜有关,内部回声不均匀,有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肿块内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蜂窝状无回声肿块分隔带上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腹膜广泛增厚或多发不规则结节,肠管壁增厚,部分肠管粘连,出现肠管扩张。多伴有腹水和腹腔增大淋巴结,腹腔脏器多不受累。
本病须与良性腹膜间皮下纤维瘤、结核性腹膜炎或转移性肿瘤鉴别。良性腹膜间皮下纤维瘤腹膜均匀增厚,多为均匀弱回声,腹膜间皮瘤病变更广泛多发,腹膜不均匀增厚,且常伴大量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多呈规则性增厚,不形成实质性肿块,腹膜间皮瘤腹膜呈不规则层状或结节状增厚和互相融合的肿块,加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有发热、盗汗等临床症状可与之鉴别。但干性结核性腹膜炎也可形成肿块,与腹膜间皮瘤难以鉴别。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转移性腹腔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多伴有脏器的原发灶或转移灶,而腹膜间皮瘤瘤组织若局限在腹膜某处生长,形成肿块为不规则形,大多同时伴有腹膜弥漫性增厚,且肿块与脏器无关。本病确诊需依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行病理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