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疾病,客观上要求患者在药物治疗中注意综合性、灵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灵活用药 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很多,有气候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和药物等因素。在诸因素中,有的可升高血糖,而有的则可降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时,要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灵活掌握药物的用量,不能完全按药品说明书上讲的照搬照套。在心理、气候因素稳定的情况下,运动、药物可降低血糖,饮食会升高血糖。如果运动量大,饮食量、药物量不变,则血糖就会下降;如果饮食量加大,运动、药物量不变,则血糖就会升高;如果运动、饮食量不变,药物量加大,血糖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每天的进食量、运动量对服药量进行合理调剂。如果运动量不变,进食量增加,降糖药量就要随之增加;如果进食量不变,运动量加大,降糖药就要相应减少,要使三者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血糖的稳定。
2.防治并举 中医学早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西医更提倡预防为主。对于糖尿病来说,更应当极早预防。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有其他易患因素者,要定期检测血糖。以保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已确诊是糖尿病的患者,必须坚持防治并举,在服用降糖药控制原发病的同时,要注意服用一些滋阴补肾、补气、活血化瘀之类的中西药,做到无并发症早防,有并发症早治,以治为主,防治并举,最大限度地推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延长预期寿命。
3.联合用药 糖尿病病程旷日持久,患者起初服用某种降糖药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服用原来的药降糖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无效。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克服“单打独斗”的做法,采取“联合用药”“协同作战”的办法。联合用药既可减少用药剂量,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同时也能使药品之间性能互补,适应多变的病症。
西药联合使用的原则是:两种降糖机制相同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才宜联合使用;一般只联合使用两种不同的药物,不宜太多,以防出现副作用。
联合用药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磺脲类+双胍类(或糖苷酶制剂);双胍类+糖苷酶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
即使是胰岛素也可以联(混)合使用。不同胰岛素的混合可按照:普通(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按2∶1的比例搭配。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也有较好的疗效,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与西药联合使用。
为了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则,在注射胰岛素、主治原发病的同时,还服用丹参片、丹七片、白人参、黄连、通脉康片、复明片、阿司匹林、保肾康、排毒养颜胶囊、维生素C、钙片等,对滋阴、补气、活血化瘀和防治并发症起到很好的效果。
4.对症用药 糖尿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有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劳累、药物、环境、胰岛自身因素等。糖尿病类型有1型、2型和其他类型之分。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神经、心、肾、眼、肠、胃、脑、足等多种病变。因此,医生和患者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降糖药,应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产生糖尿病的不同原因以及出现的不同症状,有的放矢用药,切忌照搬照套。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会给身体造成损害。例如对心情忧郁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治病先“治心”,如果没有治好精神上的“创伤”,胰岛细胞长期受到压抑,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上升,再好的医生,再好的药物,再好的生活环境也无济于事。又如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他降糖药治疗均无效。因胰岛自身因素所致糖尿病和稳性并发症患者,也必须采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除了治疗原发病以外,还应采取低糖、低盐、低脂、低蛋白质饮食,防止肾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体内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此时需要加服促进胰岛素分泌之类的药物,以提高药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要首选双胍类或α-糖苷酶制剂,严格控制脂肪,并加强体育锻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