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很多,机制复杂,简单分析介绍如下: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之前已属于隐性糖尿病人群,其体内血糖早已超出正常指标(4.44~6.10毫摩/升,即80~120毫克/分升)范围。只是在某种诱因下身体出现某些症状,去医院检查才被确诊为糖尿病。可以说被确诊为糖尿病之日起,随着病程的延长,如血糖控制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
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
1.长期高血糖 是引发并发症的根本原因。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打破了人体各器官的营养物质供需平衡。要扭转这种紊乱局面,恢复各器官、系统之间营养供需平衡是很难办到的。这是糖尿病引发并发症的客观因素。
2.血液黏稠,气血不畅 糖尿病人的血液比常人黏稠,在血管中不够通畅,血液中部分有形成分在血管壁上沉淀,致使血管壁增厚变脆,微血管被堵塞。加之糖尿病患者,气血亏损,气虚乏力,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则成血瘀,气血瘀滞,阻滞气机,小血管以及经络阻塞,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若气血瘀阻于心脉,可致胸痹心痛,形成心脏病;瘀阻于肾络,则尿闭水肿,形成肾衰(尿毒症);瘀阻于眼络,可致视网膜病变,致使眼底出血,甚至失明;瘀阻于肢体,可致手足麻木、刺痛、坏疽;瘀阻于神经系统,可致胃肠功能紊乱,肌肉萎缩、行走不便。
3.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一种“消耗病”。一方面患者要限制进食,身体营养物质来源匮乏;另一方面从小便中排出部分葡萄糖,减少了体内营养物质储备和转化,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抵抗力下降,经不起“风吹雨打”和病菌的侵袭,容易发生感染,且不易治愈,从而形成并发症。
4.内分泌失调,药物不能控制血糖的稳定 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促进糖原形成,增进葡萄糖在组织中的氧化利用。胰岛素不足时,血糖升高,出现糖尿。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开始升高,一小时血糖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7.8毫摩/升,2~3小时恢复到进餐前水平,全天血糖平均不超过5.6毫摩/升。正常人体内血糖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的分泌进行自我调节。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依靠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来调节,这种外源性降糖药物或早或迟,或多或少地进入血液中,与体内血糖升降很难“合拍”,势必引起血糖时高时低,难以稳定。如果血糖低于2.75毫摩/升以下,就会发生低血糖,如果高于6.6毫摩/升以上,就会出现高血糖,产生并发症。低血糖和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身体都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在于体内长期高血糖,其发生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高血糖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2)血液凝固,蛋白沉积。
(3)脂肪和脂肪蛋白代谢紊乱,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增高。
(4)微血管循环障碍,血管病变,且平滑肌增生。
(5)激素调节紊乱。
(6)晶体蛋白糖化。
(7)胶原硬化。
(8)多元醇代谢通路亢进。
(9)髓磷脂糖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