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理念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理念

时间:2023-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较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二)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来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集体企业职工提供的,而且提供的保障内容广、程度高,几乎是全方位的包揽。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理念_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

三、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理念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与人类发展相伴相随的矛盾,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这两者的取舍或偏向,集中体现了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同样地,中国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由于市场体制本身所固有的一种两难处境:若试图保证每一个人都得到一样大的一块蛋糕,就无法把蛋糕做得尽可能的大以供大家分享。[13]使平等和效率相互协调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

如何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较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那些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早、制度较为完备的西方发达国家。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在1946年就颁布了《国民保险法》,为公民设立了退休、疾病、死亡、生育、失业、孤寡等诸多方面的保障,这些保障几乎是所有公民都可以享有的,而且享受的标准较高,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增长缓慢,而社会保障支出却随着社会保障项目的增多,标准的提高而不断增大。从1979~1993年,英国社会保障支出平均每年增长3.7%,超过了同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率和政府支出增长率。[14]社会保障支出日益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迫使英国近年来不断改革和调整其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对于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有关效率与公平理念问题,同样地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社会保障与改革的关系角度来看

传统的观念中,社会保障主要体现的是公平观念,而改革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多体现的是追求效率的一面。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就必然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建立健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也并不意味着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又回到那种“只要平均,不要效率”的年代中去。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当年反对平均主义,主张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同时,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15]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这“是积极和难以避免的”。[16]但是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任这种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导致贫富分化,危及社会的稳定,那样的话,也会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的建立,既可以发挥其“安全网”功能,为相对贫困者提供生活保障,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还可以为改革充当“减震器”,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改革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国民收入,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积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证了社会保障职能的充分发挥。可见,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只要理顺这两者的关系,它们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来看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集体企业职工提供的,而且提供的保障内容广、程度高,几乎是全方位的包揽。所以,大部分人一直把国家为职工提供的这些保障称为“福利”,从其实质上来看也的确更接近于社会保障中处于较高层次的社会福利这部分内容。这种局部高福利的保障政策造成了长期以来一方面占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缺乏必要和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一些保障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严重的浪费,如许多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小病大看,乱开补药,随意浪费,使得十分有限的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极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是一种既缺乏效率又不公平的体制。因此,要解决好社会保障内部的公平效率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科学恰当地确定待遇标准、合理有效地使用社会保障资金。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资金积累不多,再加上实际需要保障的范围又很广,因而如果能使社会保障资金有效率的使用,就要较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建立起覆盖面较广、保障体系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自身和国外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都提醒我们:不能把公平狭义地理解为分配数量上的完全平等,也不能狭义地把效率理解为纯粹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公平与效率不是截然对立的,事实上,效率是公平实现的物质基础,而公平为效率的实现提供必要保证。“一味坚持结果的平等会严重阻碍经济机制发挥作用”,“当一个国家考虑其收入分配政策时,它所要权衡的是更大程度平等的益处和有关的政策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多大的影响”,[17]一项本意良好的福利方案往往不是促进,反而是减少个人对经济的生产性贡献。对中国——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来说,“需要建立的是一种粗孔安全网,以确保每个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社会的整个生产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国家难以实施住房、交通等较细致的补贴方案”。[18]损害效率将损害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同样地,忽视社会公平,一味强调经济效率最大化,就可能危害社会稳定,那时,经济效率也就无从谈起。损害社会公平也终将妨碍社会效率的实现。在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一定要有公平和效率辩证统一的理念,才能理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才能使社会保障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有效,从而使社会保障不仅在稳定社会方面,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