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和结局如何

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和结局如何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期,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进展性恶化,在强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安静时仍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例如,有的患者因心力衰竭反复发作需住院治疗,且不能安全出院;有的患者需要持续静脉药物或使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才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甚至需要等待心脏移植。

简单地讲,心力衰竭是由一些能引起心脏结构改变的慢性病慢慢发展而来的,一个没有心脏病的人,不会发生心力衰竭,反过来讲,只有那些有心脏病的人才会发生心力衰竭。从只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到发生心力衰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这一过程不是几年,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正因如此,我们有可能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积极干预,延缓或阻止其进展。

心力衰竭可以分为A、B、C、D 4个阶段,也就是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进程,一般讲一名心力衰竭患者在几十年的生命进程中会经历这样4个阶段:

A阶段:心力衰竭的高危期。这一期的患者尚无器质性心脏病,更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但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对心肌结构、心脏结构造成危害的疾病;或者有应用心脏毒性药物(比如化疗药)的历史、或者平时经常大量饮酒、或者曾经患过风湿热、或者家族中有患心肌病的病人。

B阶段:心力衰竭临床前期。在这一期,患者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客观检查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已经改变,从正常变为不正常,如左室肥厚、纤维化,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低下,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C阶段:临床心力衰竭期。在这一期,患者开始出现与基础器质性心脏病有关的心力衰竭症状,如左室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和乏力;右室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障碍出现下肢水肿、肝肿大等。这些症状可能在短期内反复出现,一次比一次严重,也可能出现一次后,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出现,但不管症状是不是经常出现,只要造成心脏损害的原发病还存在,心脏的结构就有可能继续改变,在医学上叫“重构”,心脏的功能就有可能继续恶化,向D阶段发展。

D阶段:心力衰竭终末期。在这一期,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进展性恶化,在强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安静时仍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例如,有的患者因心力衰竭反复发作需住院治疗,且不能安全出院;有的患者需要持续静脉药物或使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才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甚至需要等待心脏移植。

以往认为,心力衰竭的分期对每一个患者而言只能是停留在某一期或向前进展却不可能逆转。如一名高血压患者血压没有很好控制,十几年后出现心肌肥厚从原来的A期进入B期,这时再回到A期就很难,他可能有3条发展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进入到C期,经过积极得当的治疗使症状得到控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相对平稳期,缓慢进入D期,最后死于心力衰竭;第二种路径是进入B期后仍然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病情迅速恶化进入D期,很快死于心力衰竭;还有第三种路径是在出现心衰症状前发生心源性猝死;而在心力衰竭的B、C、D三个阶段,也就是在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后的整个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猝死。由此可见,只有在A期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对各种可能发生心脏结构改变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积极治疗,才有可能延长A期;在B期进行有效治疗,才有可能延缓进入到C期,在C期进行积极、有效的科学管理,才有可能延缓进入D期;在D期根据患者本人及所处环境给予最适合的治疗,才有可能延长生命。一般来讲,A期以10年为单位计算,B期以年为单位计算,C期以月为单位计算,D期以周为单位计算。就像一辆火车,“A阶段”是在工厂组装阶段,“B阶段”是出厂阶段,“C阶段”是上路阶段,刚开始发动时走得很慢,一旦运行起来速度会越来越快,“D阶段”是全速运行阶段,要想停下来,很难。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心力衰竭这辆“火车”的A、B、C、D四个阶段,如果我们干扰其“组装”,延缓其“出厂”,使其慢速“上路”,就有可能尽量推迟甚至避免其“全速运行”。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不仅是医生的事,更是我们每个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人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