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虽无心力衰竭病名,但早有与此相关的一些证候的详细记载,并将其证治分属于胸痹、心悸、喘病、痰饮、水肿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发病之本在于正虚,心气心阳亏虚,终致气虚血瘀。瘀于心脉则见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瘀于肺脏则见气短喘促、呼吸困难、咳吐痰涎;瘀于其他脏腑及周身则见倦怠乏力、纳少腹胀、面唇发绀等。心病日久,累及肺、脾、肾等致水饮痰浊内生,可上凌心肺而致喘,外溢肌肤而为肿。根据以上认识,本着治病必求其本的治则,益心气,温心阳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要大法。针对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补虚泻实,灵活变通是中医治疗的精髓。
心力衰竭是危重病症,中西医在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各自有独到之处,因此需要准确地对病情及其危险性作出判断,选择最为恰当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越来越多的成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其独到之处,其特点和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也是中医论治心力衰竭的指导思想。它从整体水平上认识心力衰竭时患者的疾病状态,注意心脏病变与其他脏器的关联,治疗时强调直接针对病程中的症候表现,采用补偏救弊、扶正祛邪的多种措施,以恢复机体自身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抗病御邪能力为主要宗旨。中医学这种特有的诊治理念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2.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方药宝库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所表现的喘息、心悸、痰饮、水肿等证候有丰富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所确立的许多传世方药,至今仍显示着良好的疗效。随着生物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许多方剂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被发现和阐明,为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
3.中药的多靶点效应 与西药的专一性药理机制相比,中药及其组成方剂的最大特点就是其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中药的化学结构组成十分复杂,如人参的化学成分有人参皂苷类、脂肪酸、挥发酸、氨基酸、糖类、黄酮、挥发油、核苷及其碱基等,而人参皂苷又有20余种。已证实人参有涉及机体各系统的多方面药理作用,包括非强心苷性强心、抗休克、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扩张血管、促进记忆、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等。其他中药也都存在这种特性。由多种中药合理配伍组成的复方,其机制就更复杂,而临床治疗作用也更为丰富。
4.进行剂型改革 现代中医药工作者为了充分发挥治疗优势,提高中医药的疗效,进行了深入的中药剂型改革研究,一大批使用方便、作用快捷的新型中成药应用于临床,包括口服液、含服剂、雾化吸入剂、注射剂等,使中医药更能适应急危重症的治疗需要,其临床治疗优势因而得以发挥和广泛应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药注射剂,据文献报道,目前常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有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均显示出显著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在控制症状、改善预后、调整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独特,已从原来的宏观辨证分型及选药,发展到微观的对复方及单味药的药理研究水平,结合中药的作用机制来辨证用药,尤其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心脏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更加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医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每个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过程即证不尽相同,导致了没有统一规范的辨证标准。研究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实验样本量小、低水平重复、研究过于分散、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质相关性差、可重复性差。
中医中药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补充,是我国临床应用领域不可忽视的后生力量。基于半个世纪以来西医对心衰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因素的认识的深入,中医已经开始探索中药对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预后的潜力,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