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病学的特点

温病学的特点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温病学所研究的就是除伤寒以外的一切外感病。温病学的研究范围极广,虽然它是不同于伤寒又不同于内、儿科杂病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对温病的辨证与治疗,必须采用可以采用的一切方法与手段,包括属于伤寒与杂病的方法与手段。总而言之,温病学是伤寒论的补充与发展,如果不懂伤寒,温病学也难以精通。

温病主要由温热病邪所引起,发病较急,临床多有发热,且以热象为突出,并易伤津劫液。这些特点也是与伤寒的主要不同点。但是温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众多病种,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可以急性起病,有的来势凶猛,病情发展急剧,例如严重感染的“逆传心包”;也可以缓慢起病,发展迟缓,湿温就是如此;有的隐匿起病,如某些伏邪温病。另外,温病也可以由阴寒之邪所致,例如温病之中的寒湿,暑病之中的阴暑,瘟疫之中的寒疫均由阴邪所致。总之,温病临床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难以用单一种的特点来加以概括。

温病学所研究的就是除伤寒以外的一切外感病。包括发生于不同季节的时令性外感病,也包括可造成广泛流行的瘟疫。例如发于春天的风温与春温;发于夏季或长夏的暑温与湿温;发于秋季的秋燥;发于冬季的冬温;至于瘟疫,虽以冬、春季节居多,但也见于其他季节。温病学的研究范围极广,虽然它是不同于伤寒又不同于内、儿科杂病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但对温病的辨证与治疗,必须采用可以采用的一切方法与手段,包括属于伤寒与杂病的方法与手段。换言之,它虽然是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与伤寒和杂病有着千万缕的联系。举例来说,由于温病病因的复杂性,在温热病邪之中夹有寒邪,常见的有外寒里热,类似太阳阳明合病,辨证治疗就要吸取伤寒的方法;伤寒阳明有经腑证,温病气分也有无形热盛和有形热结,二者辨证与治疗相类似,伤寒的清气法和攻下法,也可用于温病,但必须做一些适合温病的加减变化;伤寒有痞证,温病也有痞证,也可采用伤寒泻心汤加减治疗;伤寒是阴邪所致,后期以伤阳居多,治疗多用温阳法;温病之中的湿温,邪从寒化,或者是寒湿证,感受的也是阴邪,治疗之法也须从伤寒中吸取温阳之法等。所以温病之与伤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总而言之,温病学是伤寒论的补充与发展,如果不懂伤寒,温病学也难以精通。

至于温病与杂病,虽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也没有严格的界限。以杂病中的虚劳为例,可以在虚劳的基础上感邪,形成虚人外感;也可以因温病久治不愈,损伤正气而致虚劳;湿温之发病,可以先有脾胃功能失调而产生内湿,再感时令之湿,内外相合而发病;也可因湿温愈后,遗留脾胃功能失调。

总而言之,温病学是整个中医学的一部分,它虽是独立的,但又必须依靠包括伤寒、杂病在内的整个中医学作支撑,这种关系我们不能忽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