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科医家,都说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又说:“形气未充”“脏腑薄弱”,以致卫外不固,极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而感邪以后,又容易损伤脏腑,消耗人体正气。
因此小儿面对外感,有“易虚易实”的特点。
现代医学,也有类似的结论,但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依据不同,总的都归结到免疫功能低下。
我们知道,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主要依靠。免疫可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它并不是专门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是一般性免疫功能。例如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是指专门针对特定抗原(或病原体)的免疫功能。然而在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无论是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都处在不完全的状态。举例来说,在非特异免疫方面,小儿皮肤角质层嫩而薄,容易破损,屏障作用差;淋巴结过滤功能低下;胃酸少,杀菌力弱;肠黏膜通透性高,病原体易入侵等。在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除了新生儿出生时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球蛋白(IgG)外,几乎没有其他抗体。因为只有IgG能通过胎盘,所以新生儿血浆中IgA、IgM含量极低。只暂时对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几种传染病有免疫力;而对一般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力极低,需要采取严密保护措施。经过3~6个月,从母体带来的抗体不断衰减,则进入到免疫功能全面低下时期,直到12岁左右,免疫功能才接近成人的水平。
这就是说中西医看问题角度不同,解释方法各异,然而结论是一致的。
由于上述原因,感染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整个小儿时期,年龄越小情况越严重。甚至小儿尚未出生,就已经受到感染的威胁。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婴儿的多发病,相当一部分患儿是在出生前从子宫内感染而来,另一部分感染来自分娩过程 ;孕妇患艾滋病以及其他性病,使得小儿在胎儿时期就受到感染。出生以后,各种病原体无时不在威胁着弱小的机体。
有资料称当前有七种感染性疾病正严重地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①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肺炎,它仍是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②肠炎,约占小儿住院人数的20%,在农村发病率更高。③泌尿系统感染,幼儿更为多见,而且以发热为主的全身症状更为突出。④传染病,实行计划免疫以后,小儿的急性传染病大幅度减少。但是仍受一些传染病困扰,如水痘、幼儿急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痢疾等,麻疹的威胁也并没有消除。⑤结核,小儿结核也有抬头的趋势。⑥性病垂直感染,如先天性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等。⑦其他,如被称为TORCH感染的弓形体、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新生儿肝炎等。
抗生素曾经被誉为“神药”,但是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神”了。尽管它仍然是抗感染不可缺少的重要武器,但随着长期大量与广泛应用,尤其是不恰当地滥用,暴露出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其次是抗生素的毒性作用,以及可怕的过敏反应。抗生素治疗的另一个问题是治疗范围的局限性,例如对病毒基本无效,而事实上一大部分感染是由病毒所致,而且新的病毒感染还在不断地增加。
为了更好地与感染性疾病作斗争,尤其要高度关注小儿感染问题,必须发现和挖掘各方面的潜力。
在诸多的手段和方法之中,中医药的抗感染潜力,不容忽视和低估。尤其要很好地研究和发掘温病学的宝贵内容。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学,是中医学辉煌成就的一部分,其中有精良的理论,也有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包括温病学在内的外感病理论与方法,其有效性怎样?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
笔者从50年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着突出的效果。它不仅有效地治疗了大量常见的感染,而且解决了无数疑难的长期发热。以小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而言,除了少数像重症肺炎等严重感染,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外,90%以上可以用中医治疗得到解决,其他如感染性腹泻、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乃至因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顽固性发热(例如结缔组织病)也有良好疗效。
中医治疗最大的优点是:首先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基本不受西医病原学的限制。在辨证施治指导下,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感染有效,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同样有效。其次是令人头痛的耐药问题,在中医基本不存在,一些古代良方沿用数百年上千年,疗效不减。这可能是中西医治疗感染的原理不同之故。西医重点针对病原体;而中医主要在于调整人体功能。还有中医以天然药为主,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好。
但是中医药也不是没有缺点,其主要的缺点是受到以汤药为主的剂型的限制。
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也不是每一个中医师都能取得同样好的疗效,正如笔者前面所说,用中医药治疗感染,不同于用抗生素,它不是拿过来就用,而是需要经过复杂的辨证论治过程,疗效好坏,基于医师的理论水平、经验积累以及处理问题的技巧等。
要使中医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刻苦钻研相关理论,反复临床实践,反复总结,舍此别无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