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肩袖断裂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并非易事。对凡有外伤史的肩前方疼痛伴大结节近侧肩峰下区域压痛的患者,若合并存在下述4项中任何一项阳性体征者,都应考虑肩袖撕裂的可能性。①臂坠落试验阳性。②撞击试验阳性。③盂肱关节内摩擦音。④举臂困难或60°~120°阳性疼痛弧征。如同时伴有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则表示病变已进入后期阶段。对肩袖撕裂的可疑病例,应进一步做下述辅助诊断。
1.X线片 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肩袖断裂可促使肱骨头上移,使肩峰下间隙狭窄。部分病例大结节部皮质骨硬化,表面不规则,松质骨萎缩,骨质稀疏。此外,X线片对是否存在肩峰位置异常,肩峰下关节面硬化、不规则,以及大结节异常等撞击征因素提供依据。在上举位摄取前、后位X线片,可直接观察大结节与肩峰的相对关系。X线片检查还有助于排除和鉴别肩关节骨折、脱位及其他骨和关节疾病。
2.关节造影 造影剂用60%泛影葡胺20毫升和1%利多卡因20毫升混合,配制成含30%泛影葡胺和0.5%利多卡因的混合溶液,做肩关节造影用。成年人肩关节造影一般注入15~20毫升造影剂。穿刺部位在喙突尖的外侧及下方各1厘米处。局部浸润麻醉后做盂肱关节腔穿刺。如针尖已进入盂肱关节间隙或注入1毫升造影剂,见造影剂均匀弥散于肱骨头及盂肱间隙,穿刺即告成功,把其余造影剂徐徐注入,直至盂肱关节囊的腋下皱襞、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及肩胛下肌下滑液囊均已显影为止。如果发现造影剂外溢,出现于肩峰下间隙或三角肌下滑囊内,则说明肩袖存在破裂,造影剂通过肩袖破裂孔从盂肱关节腔溢出,进入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即可证实肩袖的完全性破裂。该方法是比较直接和可靠的诊断方法。也可采用碘造影剂和空气混合的双重对比造影方法,一般注入造影剂5~6毫升,过滤空气20~25毫升。双重对比造影对肩袖的关节面侧能更清晰地显示,对肩袖关节面侧部分肌腱断裂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关节造影术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有碘过敏史者禁忌使用碘剂造影。造影摄片一般摄取臂下垂位的盂肱关节内旋及外旋位,臂外展上举位的内旋、外旋位以及在轴位摄取盂肱关节内旋及外旋位,共6个位置。也可在上臂被动运动过程中发现最清晰、最典型的造影图像予以摄录。肩关节造影对肩袖完全性破裂做出鉴别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方法。
3.超声诊断法 超声诊断属于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简便、可靠,能重复检查。对肩关节损伤能做出清晰分辨。肩袖挫伤可见肩袖水肿、增厚。部分断裂则显示肩袖缺损或萎缩变薄。完全性断裂能显示断端及裂隙以及缺损的范围。
4.关节镜检查 由后方入路能观察盂肱关节腔的前壁→肩胛下肌腱及上壁→冈上肌腱。能直接观察肩袖破裂的部位及范围,发现关节内的一些继发性病理变化,是一种直接的诊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