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我治疗肩周炎的外搽方有哪些

自我治疗肩周炎的外搽方有哪些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于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用手拿包扎药的纱布袋饱蘸药汁外洗患肩,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瘀血型肩周炎或手法扳拿后局部有瘀血且疼痛较重者的治疗。适用于除血瘀型以外的各型肩周炎,尤其是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治疗。适用于瘀血证引发的肩周炎的辅助治疗。以上药物加白酒或水50毫升,浸泡24小时后,取药液外搽局部。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1.生川乌12克,生草乌12克,干姜12克,细辛8克,威灵仙6克,凤仙花8克。红花6克,川芎4克,桂枝7克,独活8克,寻骨风6克,樟脑15克,松枝6克,大黄8克,仙茅6克,巴戟天6克,茴香6克,丁香6克,三七6克,五加皮6克,牛膝4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全蝎6克,土鳖虫6克,山茱萸10克,麻黄9克,枸杞子9克,狗脊9克,桑枝6克,当归6克,秦艽6克,白酒1 200毫升。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对乙醇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各型的治疗。

2.消炎止痛液:丁香、山茶各10克,木香9克,大黄12克,红花10克,当归12克,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白芷、川芎各10克,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克,薄荷6克,樟脑10克。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乙醇(适量)浸泡24小时(乙醇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毫升,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毫升外搽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搽患处,间隔5分钟涂搽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3.透骨草、延胡索、当归尾、姜黄、花椒、威灵仙、海桐皮、乳香、没药、羌活、白芷、苏木、五加皮、红花各10克,土茯苓9克。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先放在凉水中浸泡30分钟,加水约4 000毫升煎煮,开锅后小火煎煮约30分钟,将药汁冷至约50℃。用手拿包扎药的纱布袋饱蘸药汁外洗患肩,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若药液凉时可适当加温。1剂药可洗2~3日,以药不变质发酸为限。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型肩周炎或手法扳拿后局部有瘀血且疼痛较重者的治疗。

4.川乌、草乌、苍术、独活、桂枝、防风、艾叶、花椒、刘寄奴、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各9克。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先放在凉水中浸泡30分钟,加水约4 000毫升煎煮,开锅后小火煎煮约30分钟,将药汁冷至约50℃。用手拿包扎药的纱布袋饱蘸药汁外洗患肩,每次约30分钟,每日1次。若药液凉时可适当加温。1剂药可洗2~3日,以药不变质发酸为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除血瘀型以外的各型肩周炎,尤其是风寒湿型肩周炎的治疗。

5.桃仁3~5克,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适量的小麦粉和水,和成黏糊状,涂在纱布上,湿贴于患肩,每日1~2次,10日为1个疗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证引发的肩周炎的辅助治疗。

6.干燥的红花3~5克,加入清水6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除去药渣。研碎1块生姜,用纱布绞汁,把生姜汁与红花煎液混合。趁汁液热腾,浸入毛巾后绞成半湿,在肩周疼痛部位湿敷。每日数次,10日为1个疗程。具有祛瘀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证引发的肩周炎的辅助治疗。

7.细辛、川椒、红花、樟脑、桂枝、乳香、没药、血竭各5克,川芎、麻黄、艾叶各10克。以上药物加白酒或水50毫升,浸泡24小时后,取药液外搽局部。每日2~3次,连续1~2周,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8.细辛、红花、冰片各5克,白酒或水250毫升,浸泡24小时后,取药液外搽局部。每日2~3次,连续1~2周。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9.将捣碎的枇杷叶放在白酒或水里浸泡1~2个月,把布浸泡在枇杷酊中,待湿润后捞出贴于患肩。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