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有结膜炎症和脓性渗出物时,应怀疑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临床上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分为慢性 (数天至数周)、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至几天)、超急性 (24h内);按病情的严重情况可分为轻、中、重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和结膜囊脓性、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本病急性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尤其是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它们是传染性极强、破坏性非常大的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慢性结膜炎可原为急性结膜炎不愈而转为慢性,也可能为Morax-Axenfeld双杆菌、链球菌或其他毒力不强的菌类感染后一开始就呈慢性炎症过程,发病无季节性。淋球菌性结膜炎主要是通过生殖器-眼接触或生殖器-手-眼传播而感染,成人多为自身感染,新生儿主要是出生时由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感染。奈瑟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最常见患病途径是血源性播散感染,儿童比成人多见,患者的家属可能被感染。
急性结膜炎一般具有自限性,即使不予治疗也可在10~14d痊愈,用药后可在1~3天恢复。但因葡萄球菌或摩拉克菌引起者易并发眼睑皮肤的炎症,从而使本病慢性迁延 (睑结膜炎)。毒力特强的细菌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合并眼部并发症 (如角膜溃疡、化脓性眼内炎)从而危及视力,还可因细菌播散而发生全身并发症 (如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慢性结膜炎无自限性,治疗较棘手。
其他较少见的细菌有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杆菌以及梅毒螺旋体等。慢性结膜炎还可由非感染性因素如粉尘和化学烟雾刺激、眼部长期应用有刺激性的药物、强光、屈光不正、烟酒过度、睡眼不足等引起。很多患者同时存在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慢性鼻炎等周围组织炎症。
【临床表现】
1.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临床上以淋球菌性结膜炎相对多见。
淋球菌性结膜炎一般在出生后2~3d内发病,双眼常同时受累。病情急剧发展,有畏光、流泪、眼睑高度水肿,重者突出于睑裂之外,可有炎性假膜形成。很快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转变为脓性,黄色脓液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故又有“脓漏眼”之称。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病例可并发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感染的婴儿可能还有并发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如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成人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为10h至2~3d,症状与新生儿相似,但相对较轻。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常仅数小时至1d。表现类似于淋球菌性结膜炎。严重者可发展成化脓性脑膜炎,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2.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病急,潜伏期1~3d,两眼同时或相隔1~2d发病。发病3~4d时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
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或刺痛等。由于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时睁眼困难。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和结膜表面分泌物。分泌物先为黏液性,以后呈脓性。严重时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假膜(多见于肺炎球菌、Koch-Weeks杆菌所致)。结膜充血常以穹窿部和睑结膜最为显著。偶可并发卡他性边缘性角膜浸润或溃疡 (多见于流感嗜血杆菌Ⅲ型感染)。Koch-Weeks杆菌或肺炎链球菌性结膜炎一般为双侧性,结膜高度充血和水肿,可发生结膜下出血斑点,常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不适等全身症状。
3.慢性细菌性结膜炎 主要表现为轻度的结膜充血及少量的黏液性眼分泌物。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患者自觉痒、异物感和眼疲劳。早晨起床时可发现内眦部有分泌物,白天眦部可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检查可见结膜充血、少量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以睑结膜为主。没有眼睑水肿和结膜假膜形成,也无角膜炎的表现。炎症持续日久者结膜可肥厚,但无瘢痕和角膜血管翳。摩拉克菌可引起眦部结膜炎,伴外眦角皮肤结痂、溃疡形成及睑结膜乳头和滤泡增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常伴有溃疡性睑缘炎或角膜周边点状浸润。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检查,诊断并不困难。结膜刮片和分泌物涂片通过Gram和Giemsa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为了查找病因和指导治疗,对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儿童和婴儿结膜炎严重者及顽固病例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全身症状的还应进行血培养。
【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后,应用广谱抗生素,待病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调整用药。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结膜囊冲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或联合用药。切勿包扎患眼,但可配戴太阳镜以减少光线的刺激。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即淋球菌性结膜炎和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应局部治疗和全身用药并重,在病原体诊断性取材后立即施行。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并发角膜炎时应按角膜炎治疗原则处理。慢性细菌性结膜炎应针对不同致病原因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疗效取决于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1.局部治疗
(1)当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冷生理盐水、3%硼酸水或1∶10 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结膜囊,以去除黏液脓性分泌物。冲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角膜上皮,另须将头偏向患眼,以免感染健眼。
(2)眼局部充分滴用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和涂眼药膏。急性阶段每1~2h一次。革兰阳性菌所致者可局部使用:5 000~10 000U/ml青霉素、15%磺胺醋酰钠、0.1%利福平、杆菌肽、0.5%氯霉素等眼药水频频滴眼和涂红霉素、杆菌肽-多黏菌素B眼膏等抗生素眼药膏。革兰阴性菌所致者可先用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如0.4%庆大霉素、0.3%妥布霉素、0.3%环丙沙星、0.3%氧氟沙星眼药水或眼药膏。慢性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对用杆菌肽和红霉素反应良好,还可适当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
2.全身治疗
(1)对那些伴有咽炎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和因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而致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儿应在局部用药的同时口服抗生素。
(2)对淋球菌结膜炎更应全身及时使用足量的抗生素,肌注或静脉给药。成人大剂量肌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菌必治),连续5d。有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淋必治)(2g/d,肌注)或喹诺酮类药物(如口服环丙沙星0.5g或氧氟沙星0.4g,每日2次,连续5d)。有角膜病变宜静脉推注头孢曲松钠(每次1g,每8h或12h一次,连续5d)。
新生儿用青霉素10万U/(kg·d),静脉滴注或分4次肌注,共7d。或用头孢曲松钠(0.125g,肌注)、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25mg/kg体重,静注或肌注),每8h或12h一次,连续7d。
有报告发现,在反复衣原体感染的病例中大约有30%伴有淋球菌结膜炎感染,故建议补充口服对治疗衣原体有效的抗生素,如四环素等。
3.有关循证医学方面的治疗进展 在临床工作中,如果我们确诊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时,毫无疑问,我们会马上用抗生素来治疗。但是,循证医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处理中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明显的益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通过循证医学的探讨才能作出。Shielkh等通过检索Cochrane眼及视觉组专业资料库、Cochrane临床试验资料库、Medline及已证实试验报道的参考文献。用科学引文索引查找引用有关试验研究的文章,还与研究者及药业公司联系以了解其他的试验。纳入标准:纳入了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处理中任何形式抗生素治疗与安慰剂相比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任何形式抗生素治疗包括局部、全身及联合(如抗生素与激素)抗生素的使用。资料收集和分析:一个评价者提取数据,由第二个评价者检查其准确性。总结相对危险度,检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主要结果:在所有评价中,6篇已发表的试验有3篇满足合适的纳入标准,1篇因采用单盲法而被排除,另1篇报告在翻译时因发现缺乏安慰剂组而被排除。这些试验在其纳入和排除标准、干预性质及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方面均是异质的。Meta-分析提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为64%用安慰剂治疗的患者2~5d出现临床缓解(痊愈或明显好转)(95%可信区间CI是57%~71%)。然而,抗生素治疗却伴随明显更好的临床缓解率(2~5d:相对危险度RR为1.31,95%CI为1.11~1.55,NNT=5),并支持这种好处会维持到晚期临床缓解(6~10d:RR为1.27,95%CI为1.00-1.61,NNT=5)。抗生素治疗还伴随着微生物清除(病原消灭或减少)。这些试验中,无论抗生素或安慰剂的使用均无严重后果的报道,提示很少发生重要而对视力有威胁的并发症。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抗生素的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早期缓解率及早期和晚期病原清除率。由于迄今为止的试验是在选出的专家治疗患者中实施的,所以,这些结果还不能普遍用于人群的初级治疗。需要一个新设计来评估通常使用的抗生素的成本-效果与安慰剂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初级治疗的试验结论。目前,国内外采用氯替泼诺来控制眼部炎症,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须进一步应证。程金伟等人对氯替泼诺控制眼部炎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其采用的方法为:检索Medline获得8篇以往发表的论文,并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通过计算优势比来评估氯替泼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按照固定效应模型对优势比进行合并。结果表明:总计1 660例患者纳入荟萃分析。与安慰剂和泼尼松龙相比,眼内压升高的合并危险差分别为1%(95%可信区间,-1%~3%),-5%(95%可信区间,-9%~0%)。与安慰剂相比,炎症控制的合并危险差分别为:术后炎症31%(95%可信区间,22%~40%),春季结膜炎28%(95%可信区间,19%~37%),过敏性结膜炎26%(95%可信区间,18%~35%);而与泼尼松龙相比,急性前葡萄膜炎控制的合并危险差为-15%(95%可信区间,-25%~4%)。结论:氯替泼诺可以控制眼部炎症,如术后炎症、春季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前葡萄膜炎,是既有效又安全的糖皮质激素。
【预防】
1.严格搞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提倡勤洗手、洗脸和不用手或衣袖拭眼。
2.急性期患者须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
3.注意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皿。
4.一眼患病时应防止另眼感染。
5.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检查超急性细菌结膜炎时,应戴防护眼镜。
6.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立即用1%硝酸银眼药水滴眼1次或涂0.5%四环素眼药膏,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和衣原体结膜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