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1.病理基础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是中耳乳突气房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局限于鼓室和鼓窦区,亦可经鼓窦向周围气房扩散。早期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继而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引流不畅时脓液向各方发展,引起各种并发症。
2.主要临床表现 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基础上发生,好发于儿童。临床主要表现有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耳溢液等。
3.影像表现特点 病侧鼓室、鼓窦、乳突小房内气体消失,积液积脓,X线平片和CT表现为气房透亮度减低,密度增高,间隔模糊(图3-35)。MRI表现为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长T2液性信号,可见气液平面。
4.主要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其他各种原因如感染、变态反应引起的鼓室积液。临床有耳闷、耳胀及听力减退,但无鼓膜穿孔和耳部异常分泌物。影像上与急性中耳炎相近似,表现为中耳腔内密度增高、气体消失,无骨质破坏。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1.病理基础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所致。病理上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病变主要局限于鼓室黏膜层,黏膜充血增厚。
(2)肉芽肿型:病变广泛而深,常侵入骨质深部,破坏骨壁和听小骨,但范围一般比较局限,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3)胆脂瘤型:见中耳乳突胆脂瘤一节。
2.主要临床表现 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耳道流脓,鼓膜穿孔,传导性耳聋。
3.影像表现特点
(1)单纯型:中耳腔、鼓窦、乳突气房气影被软组织影充填,骨间隔增厚、模糊,无骨质破坏(图3-36)。
图3-35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左侧乳突蜂房气体消失,鼓室及鼓窦可见液平面,但无窦腔扩大及骨质破坏,听小骨无移位
图3-3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T表现
左侧乳突硬化型,中耳腔密度增浓,黏膜增厚,无骨质破坏
(2)肉芽肿型:单纯型基础上有不同的骨质破坏,一般局限于上鼓室、鼓窦入口和鼓窦区,窦腔或窦口扩大,边缘模糊不清;可见听小骨破坏,骨质反应性增生。肉芽肿增强可有强化。
(3)胆脂瘤型:见中耳乳突胆脂瘤一节。
4.主要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本病表现典型,一般无须鉴别。
(三)中耳乳突胆脂瘤
1.病理基础 长期慢性中耳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外耳道上皮经过穿孔的鼓膜长入鼓室,由于上皮脱落、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堆积,由鳞状上皮囊包裹而形成的膨胀性病变,又称继发性胆脂瘤。典型表现为上皮呈葱皮样层状堆积,多数发生在硬化型或板障型乳突,早期病变局限于上鼓室,随后发展至鼓窦入口、鼓窦及周围乳突部,严重时周围骨质受压吸收、破坏而形成大腔,边缘光滑锐利,有致密硬化带环绕。病变可累及颅板、乙状窦沟、内耳及乳突骨等。
2.主要临床表现 长期持续性耳流脓,脓液有特殊恶臭。鼓膜穿孔,多数伴有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
3.影像表现特点 乳突呈硬化型改变,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区骨质破坏,边缘光滑锐利、完整,有硬化环。破坏区内充满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图3-37),增强扫描无强化,其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可强化呈环状,常伴有听骨链移位、破坏,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天盖、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等结构。
图3-37 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CT表现
右侧鼓室鼓窦明显扩大,骨壁清楚,其内为软组织密度影充填,听骨链破坏消失
4.主要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1)肉芽肿型慢性中耳乳突炎:上鼓室和鼓窦也有骨质吸收,但无硬化缘,窦腔多无明显膨大。增强扫描时炎性肉芽组织可有强化。
(2)中耳癌:临床有耳流血的症状,骨质破坏以中耳腔为中心向周围发展,骨质破坏呈虫蚀样,边缘不规则,肿瘤增强明显。
(3)真性胆脂瘤:典型表现为岩锥部圆形骨缺损空腔,边缘骨质光滑锐利,无硬化,多发生在鼓窦区以外,无乳突炎症表现。临床有面瘫、耳聋等症状,而无中耳炎症状。
(黄砚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