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莫顾此失彼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莫顾此失彼

时间:2024-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冬天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高峰期,患者一旦发病必须用药治疗,以消除感染、促进排痰与缓和呼吸道平滑肌痉挛,从而改善或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症状。因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必须特别谨慎,以免导致顾此失彼的后果。由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用药时间长的特点,治疗期间患者如果并发其他疾病,难免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当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便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而产生新的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效果。

冬天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高峰期,患者一旦发病必须用药治疗,以消除感染、促进排痰与缓和呼吸道平滑肌痉挛,从而改善或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作症状。近年来,许多医务工作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长期少量使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而且能抑制呼吸道分泌物、调节免疫功能,并能控制细菌在呼吸道形成难以消灭的细菌生物膜(细菌集团),倘若同时再配以适当的支气管扩张药和祛痰药,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用药,在这期间患者难免会因并发其他疾病而用药,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和祛痰药都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尤其不能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否则将会相互影响,不仅可以降低疗效,甚至还会增加毒化反应。因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必须特别谨慎,以免导致顾此失彼的后果。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用红霉素400~600毫克/天,分2~3次服用;克拉红霉素200毫克/天,1次服用;罗红霉素150毫克/天,1次服用,一般经1~3个月用药都能获得明显效果。但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在肝脏代谢的药物可以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不宜与这类药物同时使用。例如,不宜与特非那丁(抗过敏药)、西沙必利(胃肠动力药)、哌迷清(抗精神病药)和达舒平(抗心律失常药)等同时服用,否则,有可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与地高辛合用有引起恶心、呕吐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与西米替丁(抗溃疡药)同时使用,可引起听力下降;与抗凝血药华法林同时使用,有可能出现出血倾向。此外,与安定类药物合用也应慎重。

2.支气管舒张药 常用茶碱类药物,这类药物除可扩张支气管外,还可增加心血排出量,减轻肺血管抵抗,缓解呼吸肌疲劳,刺激呼吸中枢并能控制炎症,从而使病情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茶碱类药物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因此不得随意增加剂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时,有可能相互影响而出现不良反应。如与西米替丁、喹诺酮类、红霉素、环孢菌素、氟康唑(抗真菌药)、无环鸟苷(抗病毒药)和干扰素等同时使用,能使茶碱在血中浓度升高,有可能引起茶碱中毒。因此,原则上不能同时使用,倘若必须同时使用时,应适当减少茶碱的用量;与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合用,可使茶碱在血中浓度降低,影响疗效;与麻黄素、咖啡因合用,可出现过度神经刺激症状;与β2受体兴奋药(氨哮素、喘息定等)合用,可加重低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3.祛痰药 如果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时,除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还必须同时给予祛痰药进行辅助治疗。一般可用修复黏膜的药物羧甲半胱氨酸(强利痰灵),1500毫克/天,分3次口服;呼吸道黏膜润滑药盐酸氨溴索(沐舒坦),45毫克/天,分3次服用;倘若痰液黏稠时,可用黏液溶解药溴已胺(必清痰)或乙酰半胱氨酸(易咳净)等,这类药物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相互影响,但有些药物购买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果买不到以上的药物时可请医师给予其他类似药物代替。

4.急性加重时的抗菌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常与感染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绿脓杆菌等有关,最好进行痰菌培养,然后根据对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用药。如果不具备条件,可试用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或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其中喹诺酮类药物(沙星类药物)配伍药物不宜者较多,应予以注意。倘若沙星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同时使用,有诱发痉挛的危险,特别是优布芬,应绝对禁忌合用;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可使茶碱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有可能出现茶碱毒性反应;与含铝或含镁的抗酸药同时使用,可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由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用药时间长的特点,治疗期间患者如果并发其他疾病,难免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当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便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而产生新的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效果。因此,在治疗多种疾病用药时,不可顾此失彼,一定要请医师指导用药,特别是对上述列举的不宜合用的药物,更应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