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应用吸入疗法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应用吸入疗法吗

时间:2024-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缓慢,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为人们重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提倡吸入疗法,因为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疗效好。异丙托溴铵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药物,可与β2受体激动药联合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经常咳嗽、咳痰,并伴有活动后气短。这些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气道长期受到慢性刺激而致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引起的,而黏液分泌增加,更加重了气道的阻塞程度。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扩张气道、减轻气流阻塞与改善通气,应用支气管舒张药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缓慢,没有明显症状,通常不为人们重视。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个人对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和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药物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症状和治疗并发症,以支气管舒张药为主。

支气管扩张药包括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药和茶碱等。抗胆碱能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气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而发生作用,主要药物有异丙托溴铵(爱全乐)、甲硝基阿托品、氧托溴铵。与β2受体激动药相比,其起效时间稍慢,但维持时间较持久。研究证明,异丙托溴铵不仅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而且当吸入给药时全身不良反应少见,较同类药物更安全、有效。此外,流感疫苗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加重,推荐每年给药1次(秋季)或2次(秋季和冬季)。

支气管舒张药有口服剂型,也有吸入剂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提倡吸入疗法,因为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疗效好。其起效迅速,起效时间仅为5~10分钟,可迅速缓解症状。吸入药物剂量比口服剂量小,药物吸收入血在全身各组织的分布少,因此,减少了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常用的支气管舒张药有:β2受体激动药、抗胆碱能药物。前类药物主要有:万托林(曾用名:喘乐宁)、喘康速和舒喘灵;后一类药物主要有异丙托溴铵(爱全乐)。β2受体激动药以万托林为代表,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一般为按需使用,有喘息发作时喷雾吸入。每次吸入100~200微克,即1~2揿,必要时,可每隔4~8小时吸入1次,但注意24小时内最多不宜超过8揿。如果治疗后病情未见显著改善或更趋严重,这时不能自行增加吸入剂量,而应及时就医,决定新的治疗方案,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肌肉震颤,心率加速,头痛等。注意长期使用可形成耐药性,药物疗效会降低。异丙托溴铵是一种具有抗胆碱能特性的药物,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反射,产生较强的支气管舒张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有效减少痰液。每次吸入160~320微克,即2~4揿,每日吸3~4次。异丙托溴铵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药物,可与β2受体激动药联合使用。由于异丙托溴铵肠道吸收较少,心悸、眼部调节障碍、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少而且可逆。但要注意,有青光眼倾向、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慎用异丙托溴铵。

吸入药物可选择多种装置。有定量压力气雾剂、定量压力气雾剂加储雾罐、干粉吸入器、雾化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定量压力气雾剂。上面提及的几种支气管舒张药均有定量压力气雾剂型。这种装置小巧、方便携带,价格便宜,但吸入技巧要求高,口咽部沉积最高,需要氟里昂作为抛射药。应用时最好得到医务人员的培训。定量压力气雾剂加储雾罐对使用技巧要求低,减少口咽部沉积量,应用面广,几乎适用于所有患者。但储雾罐体积较大,由于静电作用可使吸入量受到影响。干粉吸入剂,目前有都宝和准纳器。这两种装置体积小方便携带,肺内药物沉积率高,不需要氟里昂辅助。用该装置吸入方法简单,对患者的协调性要求低,更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但缺点是价格较高。雾化器有驱动装置,可连续喷雾,对患者的配合要求低,但需要特殊装置,携带不便,多在医院病房内使用。

定量压力气雾剂是最常用的剂型,对吸入技巧要求高,吸入方法不正确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正确的方法是:移开喷口盖,用力摇匀,轻轻呼气,直至不能再呼出,然后立即将喷口放进口内,含住喷口,在开始通过口部深深地缓慢吸气后,马上按下药罐将药物释出,并继续吸气。屏吸10秒钟,然后才缓慢呼气。若需要再吸1次,应等待至少1分钟再重复。如果吸入异丙托溴铵,注意在吸入药物的全过程中都需要闭眼。

每位患者适合应用哪一种支气管扩张药物和吸入装置,一定要得到呼吸专业医师的建议。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支气管扩张药后,患者可到宣教中心,在那里专职的宣教工作人员会具体指导气雾剂的使用方法,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