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排泄的护理

排泄的护理

时间:2024-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其中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这里主要讨论缺血中风患者排尿和排便的护理。中风患者由于神经功能的损伤、神志异常、老年、长期卧床、排尿习惯和环境的改变等导致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和尿潴留。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其中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这里主要讨论缺血中风患者排尿和排便的护理。

1.排尿的护理 膀胱的排尿功能受脊髓上反射中枢、脊髓反射中枢共同支配完成。中风患者由于神经功能的损伤、神志异常、老年、长期卧床、排尿习惯和环境的改变等导致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和尿潴留。

(1)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尿失禁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带来很大的生活不便,护理人员应尊重理解患者,给予安慰,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②皮肤护理:尿失禁的病人可使用尿垫,床上铺中单;经常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尿垫等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异味。

③外部引流:必要时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女性病人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病人可用尿壶接尿,但此法不宜长期使用,要定时取下尿壶,清洁会阴部和阴茎。

④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a.持续的膀胱功能训练: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膀胱训练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安排排尿时间表,初始时白天每隔1~2 h使用便器1次,夜间每隔4 h使用便器1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用便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注意力度要适当。白天补液的患者小便量较多,膀胱训练间隔时间适当调整。

b.摄入适当的液体:如病情允许(肾衰竭、心肺疾患禁忌),指导病人白天多饮水。饮水可增加对膀胱的刺激促进排尿反射的回复,还可以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入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休息。

c.盆底肌肉力量的训练:指导病人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是病人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尿的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 s左右,连续10遍,每日进行数次,以不疲乏为宜。

⑤导尿术:对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可予留置导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皮肤破溃,并定时排放尿液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

(2)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②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关闭门窗、屏风遮挡,请无关人员回避等。

③调整体位和姿势:协助卧床病人取适当体位,如扶卧床病人略抬高上身或坐起,尽可能使其以习惯姿势排尿。对需做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术的病人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床上排尿。

④诱导排尿: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

⑤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热敷时注意防止烫伤,按摩时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⑥针灸、艾灸:可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或艾灸关元、中极、气海、曲骨、三阴交、足三里等方法,刺激排尿。艾灸时注意事项:

a.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因体位不适引起的机体痛苦。

b.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c.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d.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e.施灸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禁止用艾灸。

⑦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导尿。

2.排便的护理 排便异常主要包括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其中便秘是缺血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排便,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制、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肠道功能受到抑制导致便秘。护理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1)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帮助病人和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告知患者便秘时不可过度用力排便。指导病人选择一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理想的是饭后(早餐后最佳),因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

(2)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 000 ml。

(3)鼓励病人适当活动:病情稳定的患者按个人康复需要拟定规律的活动计划。卧床病人可进行床上活动或给予被动运动

(4)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提供病人单独隐蔽的环境和充裕的排便时间,如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护理和进餐时间。

(5)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最好采取坐姿或摇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

(6)腹部环形按摩: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可促使肠蠕动,促进排便。

(7)遵医嘱给予口服通便药物或简易通便剂,必要时予以通腑泻下中药汤剂灌肠,如番泻叶、大黄等,具有通腑醒神之功效,适用于中风伴意识障碍(神昏),中医证型为中风中脏腑阳闭证、阴闭证者,中风痰热腑实证常便秘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量,以通便为度,不可过泻,出现腹泻时及时停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