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肝的表现,大多数脂肪肝属于后者。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不一,无明显特异性。
◆按发病原因分类
临床常见的脂肪肝类型有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及肝炎后脂肪肝,而营养失调性脂肪肝(包括营养过剩性和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及药物中毒性脂肪肝等相对较少。还有一些脂肪肝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脂肪肝。
除酒精性脂肪肝外,其余的都称之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时酒精性脂肪肝可与肥胖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存。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指某些家庭中的人有患某种疾病的素质)有关,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脂肪肝、隐源性脂肪肝。继发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则由某些特殊原因或疾病所致,如营养异常、药物、毒物、减肥手术、胰腺疾病、炎症性肠病、结核病、艾滋病、恶性肿瘤等。
◆按病理组织学分类
1.根据肝内脂肪含量多少,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型。即肝内脂肪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2.根据肝组织病理学进程,可将脂肪肝分为三个时期:Ⅰ期(早期)为不伴有肝组织炎症反应的单纯性脂肪肝,Ⅱ期(中期)为伴有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晚期)为脂肪性肝硬化。
3.根据显微镜下肝细胞内脂滴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大泡性、小泡性以及混合性脂肪肝。
大泡性脂肪肝:肝细胞内脂滴直径大于25微米,常为单个,肝细胞核可被挤压而移位。大泡通常发生于肝腺泡Ⅲ区,预后较好,累及Ⅰ区者预后较差。大的脂滴可相互融合成微脂囊肿,甚至形成脂肪性肉芽肿。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是指呈慢性经过的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脂肪肝。大泡性脂肪肝的病因包括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药物或毒物中毒、先天代谢性疾病等。
小泡性脂肪肝:肝细胞内满布直径3~5微米的细小脂滴,肝细胞核无移位,肝小叶结构无紊乱,一般不伴有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故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小泡性脂肪肝可为大泡性脂肪肝的轻型、前期或恢复期表现形式,但经典的小泡性脂肪肝常伴有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多形性异常,并伴肝外器官脂质储积,患者常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较大泡性脂肪肝差。小泡性脂肪肝多起病急,有急性脂肪肝之称,包括Reye综合征、药物中毒以及急性妊娠脂肪肝等。
混合性脂肪肝:兼具大泡性脂肪肝、小泡性脂肪肝的病理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