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又称脂肪性肝病,是西医的病名,中医学并无此类病名,今按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征可将脂肪肝归属为中医的肥气、痰癖、胁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肝、脾,但常常涉及肾,病理产物包括气滞、痰湿、瘀血等。
◆肝、脾、肾的功能
1.肝
专家指出
中医学认为,肝有疏泄的功能。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它包括对气、血、津液三方面的影响。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疏泄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可见,调畅气机是肝主疏泄的重要功能。
如果肝失疏泄,则气行郁滞,出现胸胁、少腹等胀痛不适,常称作“肝气郁结”。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肝之疏泄如常,气机调畅,则能调节全身血液运行。若肝失疏泄,则影响血液运行。疏泄太过,气血上逆;疏泄不及,血行滞涩。水液运行有赖气之推动,随气机升降输布。肝主疏泄,能疏泄水道,故对人体水液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三焦水道不利,可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或聚而为痰,或停蓄为湿。总之,肝气能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调节气血津液运行,使血液运行畅达而无瘀滞,津液无聚湿生痰之患。
2.脾
专家指出
脾有运化的功能。运,转运输送之意;化,消化和吸收之意。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功能。食物经胃粗加工后由胃经幽门传入小肠,再作进一步精细的消化吸收,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须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反之,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减退,也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缺乏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症。
运化水液,是指脾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其中水液的吸收和输布功能。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以及大肠吸收的水液,由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输布于全身。二是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起运转作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3.肾
专家指出
肾有主水液的功能。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的津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要通过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的。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因此,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过程的。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亦有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则即可引起津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痰湿等病理因素。
◆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肝的病因多与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损伤肝脾肾三脏有关。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是脂肪肝的主要发病原因。人体脏腑功能活动需依赖于饮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养。一旦饮食不节,则会导致脏腑病变。临床发现脂肪肝患者多有饮食不节,主要是嗜食肥甘厚味和恣饮醇酒。过食肥甘厚味,超过脾的转输能力,则过多的水谷精微就会聚而化湿生痰,外溢于肌肤则为肥胖,内积于肝则为脂肪肝。膳食与脂肪肝的形成关系密切,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脂肪肝患病率明显增高。
中医学认为酒味甘、苦,性温,有毒。饮酒太过,酒毒湿热蕴结中焦,伤及脾胃,脾胃受纳运化失职,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痰饮、水湿内生,停积于肝而成脂肪肝。《诸病源候论》:“大饮酒后……酒与饮不散,停滞于胁肋下,结聚成癖。”现代医学认为,饮酒量<80克/天,一般不会发生酒精性脂肪肝,若饮酒量>80~160克/天,则其发生率增长5~25倍,每天饮300克纯酒精,8天后就可出现脂肪肝。可见嗜食肥甘厚味,嗜酒过度等,可以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日久引起湿热、痰瘀蕴结。
2.劳逸失度
正常的劳作与休息可以使人气血通畅,筋骨强劲,保持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过劳少逸或贪逸少劳,均可损伤人体而致病,《素问·宣明五气论》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论述。中医学认为:肥人多痰。过度安闲、少动不劳,可以造成痰湿内生。而烦劳过度,也可以造成脾肾功能的下降,严重者可以伤及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从而加重肝脾功能的障碍。总之,少劳多逸,或过劳,均可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脾失健运,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
3.情志失调
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但若遭受强烈或者长期的七情刺激,就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七情过激,长期紧张,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不利,甚至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肝气郁滞可以横逆犯脾胃,造成脾胃运化障碍的加重。肝所主情志为怒,怒则肝失疏泄,更容易造成脂肪肝。
◆与脂肪肝有关的病理产物
1.气滞
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可因饮食邪气,或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不运所致。血、津液等的运行,无不通过气的推动来完成。气的推动力减弱,血、津液运行迟缓。因情志不和,饮食所伤,肝脾不和,脾胃升降失司,气滞中满,肝气失于条达,则肝气痹阻,日久可以造成痰湿、瘀血交阻,从而导致脂肪肝。
2.痰饮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悬饮、溢饮、支饮等。痰饮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主布津液,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则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不力,亦可使水湿停聚而为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肾阳不足,则蒸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痰饮既成,痰浊阻塞肝脏,因而形成脂肪肝。
3.湿浊
湿性重浊,常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湿流下焦,则小便浑浊、不利,大便溏泄。湿性黏滞,症状多黏滞不爽,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病程上也多迁延时日,缠绵难愈。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使气机升降无能,而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湿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内湿多因食高粱厚味,酒酪肥甘,造成脾不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从而留着为湿。内外之湿都可进一步影响体内水谷津微的输布,从而形成脂肪肝。痰、湿相近而不同,一般来讲稠浊而病变局限者为痰,黏腻而病变广泛者为湿,然二者又均为阴邪,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脂肪肝发病以湿邪尤为主要。
4.瘀血
瘀血因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脉中,或溢于脉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产生后的瘀血又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而成为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导致许多新的病证。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等原因,导致血行不畅而凝滞于脉中;二是因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内出血,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停留于体内所形成。瘀血的病证特点,有刺痛、肿块,固定不移,出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面、唇、爪甲发绀,舌质紫暗等。脂肪肝中,患者情志郁怒,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不行则血亦不行。或外邪内伤致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此外,痰浊、湿热蕴积,肝失疏泄,也可以引起气血瘀阻而成脂肪肝,脂肪肝见瘀血者往往出现疼痛等表现,且病程较久、或病势较重。
总之,脂肪肝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机不利,气化失调,如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温化,可以导致体内津液、血液的代谢异常,从而引起湿邪内生,痰浊内蕴,血行不畅,湿痰瘀血互结,于是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因此脾肾不足,肝气郁滞、气机不利、痰湿血瘀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