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医对于脂肪肝的研究颇为深入,各有见解,现列举验案几则,说明其对脂肪肝的认识和治疗思路,以供临床治疗时参考。
◆张云鹏医案
陈某,男,44岁,2002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2年前右胁作胀,稍感乏力,夜寐尚安,时有胃脘隐痛,平时工作繁忙,应酬较多,缺少运动,形体肥胖。B超提示: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血脂高。乙肝病毒阴性。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热毒犯肝,痰瘀互结。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处方:垂盆草30克,六月雪30克,平地木30克,小蓟30克,莱菔子30克,生山楂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黄芩20克,紫花地丁30克,决明子30克,泽泻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陈皮6克,紫苏梗10克。水煎,每日1剂。后随症变化略作加减,治疗至2003年2月25日,复查肝功能完全正常。
张云鹏认为内毒是脂肪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内毒是多痰浊瘀血不断蕴积,而酿生的具有毒害作用的病理物质,瘀毒、痰毒阻滞肝络,导致肝络受损,使脂肪肝加重。治疗要抓主要矛盾,提出清热解毒治疗大法,治疗采用清热解毒药物,以达到改善肝脂肪代谢,恢复肝功能的目的。本案证明治疗脂肪性肝炎从毒论治,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热毒内盛,故用垂盆草、六月雪、平地木、小蓟草、金银花、黄芩、紫花地丁等药清肝解毒以降酶;连翘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而且有通络之效;决明子、泽泻、丹参、郁金、莱菔子、生山楂化痰活血以降脂;兼用陈皮、苏梗醒脾运脾,调畅气机。
◆王育群医案
连某,男,27岁,公司职员,2002年8月12日初诊。主诉:乏力伴肝区胀痛1个月。患者平素喜食甜食及油炸类食品,形体偏胖,近半年自觉乏力,伴肝区欠舒,胃纳尚平,大便有时不成形。患者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偶尔饮啤酒,每次不超过250毫升。2002年8月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示抗HBs(+),B型超声示脂肪肝。刻下:乏力伴肝区胀痛,胃纳平,二便调,舌质稍红,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西医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则:清利湿热,疏肝健脾。方药:垂盆草、鸡骨草、鸡内金、山楂、丹参各30克,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虎杖、茯苓、泽泻、延胡索各15克,黄芩9克,黄连3克,白术6克,20剂。后因患者有腰背酸软、乏力等症状,提示肝肾不足,故在前方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杜仲、桑寄生、怀牛膝、黄芪等扶正固本之品。数月后肝功能正常,B超示无脂肪肝表现。
本病病位在肝,湿热内蕴、肝郁脾虚,日久瘀血阻滞,湿热瘀互结,痹于肝脉络而为病。垂盆草、鸡骨草、白花蛇舌草、苦参、龙葵、虎杖、黄芩、黄连等清利湿热;茯苓、泽泻、(炒)白术、(炙)鸡内金、山楂等化湿健运。治疗中抓住湿、热、瘀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随症化裁,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
◆田德禄医案
金某,男,46岁,饮酒10余年,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纳呆,乏力。肝功正常,血脂轻度高于正常值,B超检查示轻度脂肪肝,舌苔薄黄腻,脉沉细滑。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化痰,佐以理气活血祛瘀为法。方药:醋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赤芍、白芍各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当归6克,丹参20克,制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荷叶15克,生山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6周,复查血脂正常,B超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田德禄认为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以调和肝脾、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化湿为主,本案患者以痰湿气滞为主,故用柴胡、枳壳调理肝气;丹参、当归、赤芍、白芍活血化瘀;白术、茯苓、泽泻等化痰湿;荷叶、山楂解酒消食;何首乌、枸杞子补益肝肾。
◆尹常健医案
患者,男,34岁,2000年4月10日初诊。患者查体发现重度脂肪肝,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证属湿热痰瘀,治以清热化湿,祛痰活血。处方:茵陈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枸杞子15克,瓜蒌15克,薏苡仁30克,苍术12克,小蓟15克,陈皮9克,佩兰9克,大黄3克,山豆根6克,丹参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其节饮食,禁酒,适当活动。调治3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能均正常,体重下降,头面部脓疱已消失。B超示:肝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回声光点偏强,略致密,结构清晰。随访3个月,未复发。
尹常健认为本病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过食膏粱厚味、嗜酒过度,湿热内生,损伤肝脾,使气郁不疏,血瘀阻络,致脾胃运化失职,肝胆疏泄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聚于肝而成。方中茵陈清热利湿;薏苡仁健脾渗湿;佩兰芳香化湿;苍术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山豆根清热解毒,配小蓟凉血解毒而消痈;加上缓泻之大黄、草决明、瓜蒌,既能通便,又助解毒、祛湿、化痰之效;山楂行瘀消积祛顽食;丹参活血化瘀而通络;枸杞子养肝阴,防阳药伤阴;甘草调合诸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