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肝功能各项化验临床意义

肝功能各项化验临床意义

时间:2024-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一、常用肝功能化验的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谷草转氨酶(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正常参考值(30—90)。

4、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健康人γ—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γ—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TBIL)和直接胆红质(DBIL):肝病出现黄疸,TBIL和DBIL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DBIL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型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CH和cbE均可下降。

二、新近开展的一些肝功能新项目:

1、甘胆酸(CG),正常值:106(70)ug/dl.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正常值:小于250ug/dl。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正常值:25-38ug/dl,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6、透明质酸(HA):正常值:2-110ug/dl。由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肝功能受损时,血清中HA升高,对预测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