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液的调节和酸碱平衡

体液的调节和酸碱平衡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液的容量、电解质等溶质浓度、渗透压及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组成体液的4个要素,其中任一要素的变化超出允许范围之后,便会发生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的测定酸碱平衡指标,见表2-3。人体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恒定,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和肾脏进行调节。代偿期酸中毒或碱中毒时,血pH仍在正常范围。平均为40mmHg;高于正常表示体内CO2积蓄,为呼吸性酸中毒,低于正常表示体内CO2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

一、体液的组成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液的组成成分相对恒定,细胞才能进行新陈代谢和完成其生理功能。体液的容量、电解质等溶质浓度、渗透压及酸碱度的相对恒定是组成体液的4个要素,其中任一要素的变化超出允许范围之后,便会发生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成年人体液容量占体重的55%~60%,女性比男性略低5%。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2部分。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25%,其中,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20%,血浆占体重的4%~5%。细胞内液占体重的35%~40%。

体液中的溶质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大类。电解质主要有钠离子(Na)、氯离子(Cl)、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碳酸氢根(HCO3)等无机离子,它们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和含量有显著的差异。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为Na,阴离子以Cl最多,其次为HCO3;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为主,其次为Mg2+,阴离子以HPO2-4为主。

水电酸碱平衡失调主要是指血浆的有关成分改变。人体血清电解质测定值正常范围,见表2-1。

表2-1 人体血清电解质测定值正常范围(mmol/L)

体液的渗透压取决于单位容积中溶液所含溶质的颗粒数的多少,(正常血浆渗透压范围为280~310mOsm/L。)血浆渗透压的组成,见表2-2。

表2-2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

临床上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2(Na+K)+葡萄糖+尿素氮(浓度单位均为mmol/L)。常用的测定酸碱平衡指标,见表2-3。

表2-3 临床上常用的测定酸碱平衡指标正常范围

二、体液的调节

1.水和电解质的调节 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每日都在更新,如果进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失去平衡,就会产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人体的水和电解质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而排泄途径较多。成人每日水分出入情况,见表2-4。

表2-4 成人每日水分出入量(单位:ml)

人体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恒定,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和肾脏进行调节。如果某种原因致水和电解质的进出机体平衡失调,就会引起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机体中水分过多称之为水中毒,体液丢失称之为脱水。此外,伴随着电解质失调可引起高钠、低钠、高钾、低钾、高镁、低镁、高钙和低钙等。

2.酸碱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和药物;酸性物质除来源于食物和药物外,主要来源于体内代谢产物。人体酸性代谢产物分为挥发性酸和固定酸两大类,挥发性酸即碳酸,系来自体内代谢生成的二氧化碳(CO2);人体每日生成约15g分子(相当于336L气体)的CO2,大部分经肺呼出。固定酸为非挥发性酸,包括硫酸、乳酸、丙酮酸、酮体等,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内产酸远多于产碱,故酸中毒较常见,酸碱平衡的调节有4种形式:

(1)缓冲体系:缓冲体系由弱酸与弱酸强碱盐组成,它们共有4对:①NaHCO3-H2CO3;②Na-蛋白质-H蛋白质;③Na2HPO4-NaH2PO4;④血红蛋白:KHb/HHb与KHbO2/HHbO2。由于存在以上缓冲体系,故强酸或强碱进入体内后均转变为弱酸或弱碱,使其得到了缓冲。

当强酸进入体液后,缓冲体系中的弱酸强碱盐与其反应,生成较弱的酸。如:

当强碱进入体液后,弱酸与其反应,生成盐。如:

Na2CO3+H2CO3→2NaHCO3

上述4对缓冲体系中以碳酸-碳酸氢盐体系为主,且最为重要,也是首当其冲的一对缓冲体系。血液的pH值主要取决于NaHCO3与H2CO3比例。正常情况下NaHCO3/H2CO3=24mmol/1.2mmol=20∶1。由此求得pH值为:

血液pH=PKa+Log[HCO3]/[H2CO3]=6.1+Log20/1=6.1+1.3=7.4

(2)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当细胞外液呈酸中毒或酸中毒倾向时,细胞外液中的2个Na和1个H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3个K进入细胞外液,使细胞外液的酸中毒得以缓解。当细胞外液碱中毒时,则离子进出方向相反。这种细胞内外液离子交换可表示为:

2Na+H←→3K

(3)肺:肺通过呼出二氧化碳,控制体内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而控制H2CO3浓度,使pH值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当肺功能障碍时,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便产生CO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急性CO2潴留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因机体来不及代偿,故常呈失代偿性;慢性CO2潴留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机体有一定的代偿时间,故可呈代偿性;但机体代偿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某种原因使CO2排出过多,就会产生呼吸性碱中毒。

(4)肾脏:非挥发性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排泄固定酸有3种方式:①肾小管分泌H;②重吸收NaHCO3;③排出NH4。当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肾功能障碍时,肾脏排酸的能力下降或消失,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如果体液酸碱度不能维持相对恒定,就会发生酸碱平衡失调,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及类型见表2-5。

表2-5 常见酸碱平衡失调时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

(1)↑表示上升;(2)↓表示下降;(3)←→表示正常;(4)BE=碱剩余;(5)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6)PaCO2=二氧化碳分压

三、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

临床上常采用下列指标判断酸碱平衡失调:

1.血pH 即血浆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为7.35~7.45,平均7.40。代偿期酸中毒或碱中毒时,血pH仍在正常范围。当pH<7.35或>7.45,分别为失代偿期酸中毒或碱中毒。

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是指血浆中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张力,基本反映肺泡中CO2的情况,故为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以动脉血测定PaCO2,正常范围为35~45mmHg。平均为40mmHg;高于正常表示体内CO2积蓄,为呼吸性酸中毒,低于正常表示体内CO2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

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是指静脉血浆中以化学及物理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总量,包括[HCO3]和[H2CO3]两个方面,故又称总CO2(TCO2)。在标准条件[温度37℃,大气压为760mmHg]下,正常值为22~29mmol/L,平均为25mmol/L。CO2-CP为[HCO3]和[H2CO3]中CO2含量的总和。

4.标准碳酸氢盐(SB)和真实碳酸氢盐(AB) 是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SB在标准条件下(全血在37℃,完全氧合及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血浆[HCO3]的含量,不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正常平均值为24(范围22~26)mmol/L。AB为血浆中[HCO3]的真实含量,可受呼吸因素的影响。正常人SB与AB两者并无差异,两者有差数可反映呼吸对[HCO3]影响的程度,如SB>AB,表示CO2排出过多;若SB<AB,则表示CO2有潴留。

5.缓冲碱(BB) 包括血中[HCO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HPO2-4]等的总和,其中以[HCO3]、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最为重要,全血BB正常值为45~55mmol/L,平均值为50mmol/L。代谢性酸中毒时BB减少,碱中毒时BB增加。

6.碱剩余(BE) 是全血或血浆在标准条件下(37℃、PaCO240mmHg),用酸或碱滴定至pH 7.4时所消耗的酸量或碱量,能较真实地反映缓冲碱的增加或减少,为观察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指标。BE正常值为0±2.3(范围-2.3~+2.3)mmol/L。

7.阴离子间隙(R) 是指血浆中可测定的阳离子(Na、K)与可测定的阴离子(HCO3、Cl)的相差数,正常范围为8~16mmol/L。

8.氧分压(PaO2) 为动脉血浆中溶解的氧气所产生的压力,正常范围为70~110mmHg,老年人PaO2偏低。若PaO2<60mmHg,或伴有PaO2>50mmHg为呼吸衰竭。

9.血氧饱和度(SaO2) 正常动脉血SaO2为90%~100%。SaO2<89%提示为通气不良或存在右向左分流。

(陈纪君 张 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