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为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外钾仅占总量的2%,血浆钾仅占总量的0.3%。正常血浆钾浓度为3.5~5.5mmol/L。细胞内外液钾达到正常平衡,约需15h;在病理情况下可能需更长时间。
一、钾缺乏和低钾血症
【概述】 钾缺乏(potassium depletion)是指体内总钾减少;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低于正常范围。排除血液稀释、血液浓缩及钾的细胞内外转移等影响因素外,血清钾减低一般反映机体钾缺乏。
钾缺乏见于:①摄入不足,如不进食或少进食2周以上,忽略补钾或补钾不足。②排出过多,如长期或大量呕吐、腹泻、持续胃肠引流或吸引、肠瘘等。尿路梗阻解除后的利尿,大面积皮肤烧伤、腹腔引流、血液及腹膜透析等。③向细胞内转移:大量使用胰岛素及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致血浆钾向细胞内转移。
【诊断要点】
1.症状 轻度低血钾时可无症状,血清钾<3mmol/L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1)循环系统症状:早期出现心率增快,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早搏),心动过速,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或U波明显,ST段下降。以后出现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心室扑动或颤动、心脏停搏。
(2)中枢神经症状:轻者表现倦怠、软弱无力、精神不振;重者反应迟钝、定向力减退、嗜睡,甚至神志不清、昏迷。
(3)神经-肌肉症状:轻者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重者表现为肢体软瘫、不能翻身;严重者可因膈、呼吸肌麻痹而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麻木感。
(4)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重者出现肠麻痹。
(5)泌尿系统症状:排出大量低比重尿,患者口渴、多饮、夜尿。长期低钾致缺钾性肾病,可出现蛋白尿,透明或颗粒管型,并发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
(6)代谢失调表现:低血钾时,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和细胞内液酸中毒,形成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及反常性酸性尿。
2.血清钾<3.5mmol/L。
3.心电图出现低钾改变 特别是U波明显者,结合病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治疗原则及方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给予含钾丰富的食物。钾丢失明显或有低血钾者,应及时补钾。
1.轻度缺钾者 以口服钾盐较为安全、方便,一般每日补钾(以氯化钾计算)4~6g即可。可服用10%氯化钾溶液或10%枸橼酸钾溶液,分次口服。
2.重症或不能口服钾盐者 应静脉补钾。补钾的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氯化钾溶液),最高不能超过60mmol/L(相当于4.5‰氯化钾溶液),1日量为40~80mmol(相当于氯化钾3~6g),最多不超过200mmol(相当于氯化钾15g)。钾缺乏伴有酸中毒或不伴有低氯血症者,可予31.5%谷氨酸钾溶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缓慢滴注,不宜使用氯化钾溶液。
3.补钾的注意事项
(1)补钾时应注意肾功能,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者或每日尿量在700ml以上时,补钾较为安全。肾功能不良者补钾时,应严密监测。
(2)重度低钾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伴发阿-斯综合征或呼吸肌麻痹时,可加快补钾速度,但禁忌将10%氯化钾直接静脉注射。但有作者报告,由低钾(血钾<2.1mmol/L)引起的心室颤动,经各种方法治疗(包括药物和电复律)均无效的情况下,将10%氯化钾溶液2~3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注射后,使心室颤动终止而使患者获救。
(3)钾进入细胞内缓慢,丢失的钾全部补充并使其细胞内外液达到平衡,一般需4~6d,重者需10~20d。故不要急于求成,应防止补钾过多过快,造成高钾血症。
(4)对难治性低钾血症,应查明是否合并碱中毒、低镁血症;在纠正碱中毒和补镁后,低钾血症才可迅速纠正。
(5)低钾血症合并低钙血症时,补钾后可出现低钙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此时应予补钙。
二、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钾超出正常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反映机体钾总量增多。
高钾血症的病因较多,常为复合性,其中以肾功能障碍最重要。常见病因为:①钾摄入过多,如补钾过量,输入大量库存血,使用大量含钾药物等。②肾排钾减少,主要见于各种肾功能不全伴少尿、无尿,盐类皮质激素减少、双侧肾上腺切除、使用保钾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先天性排钾缺陷等。③钾从细胞内移出过多,见于烧伤、组织创伤或坏死、低氧、休克、溶血、急性酸中毒、肿瘤化疗、高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④有效血容量减少,如休克、重度失水、上消化道大出血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高血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钾离子对心肌和骨骼肌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的症状。
(1)心血管系统症状:血压早期升高,晚期下降,心率缓慢,可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以至心跳停搏;由于高血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可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心电图表现随血钾升高而恶化:早期T波高尖,基底较窄;血清钾>8mmol/L时,P波消失,可出现窦室传导;血清钾达10mmol/L时,QRS波增宽;血钾进一步升高时,ST段与T波融合,T波变宽,与QRS波一起形成双相波浪形,最后出现心室颤动。
(2)神经-肌肉症状:表现为疲乏、四肢软弱无力、动作迟钝,以至发生松弛性瘫痪和肌麻痹。偶见神志模糊、嗜睡、腱反射消失。由于高血钾的血管收缩作用,可出现肌肉酸痛、四肢苍白、湿冷等表现。
2.血清钾>5.5mmol/L。
3.高血钾症的心电图改变 高镁血症可产生类似高血钾的心电图改变,诊断应予注意。
4.试管内溶血 可引起“假性高钾血症”,故对可疑病例应及时复查血清钾。
【治疗原则及方法】 去除病因或诱因,如停用保钾利尿剂,纠正失水和酸中毒等。轻度高钾血症可限制钾盐摄入,口服碱性药物即可纠正。血清钾在6.0~6.5mmol/L以上及出现心血管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1.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1)4%~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200ml或11.2%乳酸钠注射液60~100ml,快速滴入;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缓慢注射。
(2)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和胰岛素(二者之比为3~4∶1,一般50g葡萄糖加胰岛素12U),连续静滴10h以上。
2.使用钙剂拮抗钾的作用 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10%氯化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3.排钾措施
(1)肠道排钾:①离子交换树脂,如环钠树脂或钙、铝型离子交换树脂40~50g,分2~3次口服。②25%山梨醇100~200ml保留灌肠0.5~1h,或100ml中午饭前口服。
(2)促进肾排钾:①高钠饮食;②使用排钾利尿剂口服(如氢氯噻嗪每次25~50mg,2~3/d),或静脉注射(如呋塞米20~4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③使用盐皮质激素。
(3)透析疗法: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适用于病情危重或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