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失调,以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1.诱因 感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各种应激反应时,或胰岛素治疗中断、降糖药物剂量不足及长期用磺脲类降糖药致胰腺功能减退者。
2.酸中毒和失水 糖尿病代谢失调加重时,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增加导致酮血症,由尿排出为酮尿。酮体消耗体内储备碱,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经肾、肺大量水分丢失,高血糖产生渗透性利尿,加之酮症酸中毒时患者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进水,使患者出现严重失水。
3.电解质平衡失调 患者可发生高钾、低钾、低钠、低氯血症。
4.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 由于酮症酸中毒,大量失水、血容量不足可致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并可引起少尿、无尿、肾功能不全。
5.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在严重失水、酸中毒、脑细胞缺氧等因素影响下,中枢神经系统可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脑水肿。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在感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各种应激反应时,糖尿病的症状加重,多尿、多饮、乏力。随后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进水,使患者出现严重失水。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如未及时处理,患者可出现燥渴、尿量减少、无尿、肾功能不全。有的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及各种意识障碍。少数患者出现头痛、腹痛,易误诊。部分患者既往未发现糖尿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
2.体征 皮肤弹性差,皮肤黏膜干燥,面色潮红,舌唇樱桃红而干,眼球下陷而软,眼压低,呼吸加深加速,呈大呼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体温低于正常,上腹有压痛,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神志淡漠,倦怠,昏睡状,肌张力下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于昏迷。
3.实验室检查
(1)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
(2)血糖>14mmol/L以上,血酮体>5mmol/L;
(3)CO2-CP降低、PH<7.35、K+Na+正常或下降、BUN升高;
(4)白细胞可升高。
根据诱因的不同可出现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如泌尿系感染者尿中出现脓细胞;呼吸道感染者有胸片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者出现心电图的典型改变。
4.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据糖尿病病史及用药情况,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消化道症状、意识障碍等;引起酮症酸中毒的诱因;查体出现脱水的体征、脉搏快、呼吸快、血压下降、呼吸有酮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2)鉴别诊断:
①糖尿病并发昏迷的鉴别,见表17-1。
表17-1 糖尿病并发昏迷的鉴别
②饥饿性酮症:多由于进食少、脂肪分解所致,或由于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降的过低使脂肪分解,出现酮症。
【抢救与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开始的前6~12h,尤其前3h。因此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原则是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有效地降低血糖;合理补钾;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1.补液 患者常有重度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补液是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灌注量。
(1)补液量:补液量一般约为体重的10%,即成人4~6L/d,或根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前体重减去发作后体重估算补液量。
(2)补液种类:通常用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时,改为5%葡萄糖盐水或5%葡萄糖。有低血压或休克时可同时应用血浆或全血。若同时合并高渗状态,患者又无低血压和休克,可适量应用0.45%~0.6%低渗液。血钠正常时输入生理盐水过于集中会发生高血钠,所以输1 500ml生理盐水后宜改葡萄糖,其血糖高应加大胰岛素用量。
(3)补液速度:取决于患者失水程度、有无低血压及休克。一般开始补液速度应较快,尤以前6h尤为重要。如无心力衰竭第1h输液500~1 000ml,第2~3h输液1 000ml,第4~6h输液1 000ml,以后每6~8h输液1 000ml。第一个24h输液总量约4 000~5 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 000~8 000ml。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仍不能有效地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他的抗休克的措施。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护患者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等。在心衰或肾衰患者应注意补液量。对原有心脏疾患、老年患者应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护下调节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脑梗死有脑水肿时又需脱水又需补液时应照顾重点。输液过程中还应密切监护血糖。如需补液量很大,患者能进水者,鼓励其多饮水,不能喝水者也可通过胃管补充液体。
2.胰岛素的应用 使用胰岛素治疗目的主要是消除酮体,纠正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
(1)剂量:目前采用小剂量0.1U/(kg·h)速效胰岛素治疗。有效的胰岛素治疗可使血糖每小时下降3.9~6.1mmol/L(70~100mg/dl),4h内血糖浓度可下降50%以上,6h可下降14mmol/L(250mg/dl)。如开始治疗后2h血糖无肯定下降或血糖下降缓慢(基础值三分之一),提示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较低,胰岛素应加倍。
(2)给药方法:目前广泛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一般按0.1U/(kg·h)或4~6U/h的速度用微量输液泵或胰岛素泵静脉滴注,或另开辟输液途径加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以保证胰岛素剂量的稳定。
(3)疗程:DKA时胰岛素治疗应持续用至酮症消失而不是血糖下降。血糖下降过快可补糖,但酮体转阴后要及时且大幅度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至2~3U/h。使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并维持。当血糖降至此水平时,如酮体消失,可停止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如酮体仍呈阳性,则应继续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同时为防止低血糖改为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胰岛素与糖的比例为1∶2~4,待酮症消失后,停止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数天内,仍应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需特别强调的是,胰岛素治疗期间,应频繁监测血糖(1~2h测1次)、电解质(2~4h测1次)、酮体(4~6h测1次),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消灭酮体,防止低血糖和低血钾。
3.补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失钾严重,因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4~6d,血钾常明显下降,有时可达严重程度,应予高度重视。如治疗前血钾水平已低于正常,开始治疗时即应补钾,头2~4h通过静脉输液每小时补钾约13~20mmol/L(相当于氯化钾1.0~1.5g)。如治疗前血钾正常,每小时尿量在40ml以上,要在输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即开始补钾;若每小时尿量小于30ml,宜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补。如治疗前血钾水平高于正常,暂不应补钾。一般第1日补钾范围为4.5~6.0g氯化钾(1g氯化钾相当于13.6 mmol/L钾)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结合尿量和心电图监护,及时调整补钾量和速度。病情恢复后仍应继续口服钾盐数天。以补充细胞内缺钾。
4.纠正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补碱并非必要,因此不主张常规补碱,补碱要慎重。如血pH大于7.1或血碳酸氢根(HCO-3)大于10mmol/L(相当于CO2-CP11.2~13.5mmol/L),无明显酸中毒深大呼吸者,可暂不予补碱,在纠正代谢失常中,酮症酸中毒也同时得到改善和纠正。但严重的酸中毒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和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低血压或休克,并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当血pH低于7.1~7.0时,有抑制呼吸中枢和中枢神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明确的补碱指征有:
(1)pH<7.1或HCO-3<5.0mmol/L伴明显酸中毒症状者;
(2)严重高钾血症(K+>6.5mmol/L);
(3)对输液无反应的低血压;
(4)严重左侧心力衰竭;
(5)治疗后期发生严重的高氯性酸中毒。
(6)酮体消失后而酸中毒未纠正且血压低者,应在扩容同时补碱,纠正酸中毒改善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补碱量可用5%碳酸氢钠100ml用注射用水稀释成等渗(1.4%)溶液于30~45min内静脉滴注。根据pH及HCO-3决定以后的用量,当pH恢复到7.1以上时停止补碱。补碱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低血钾。
5.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
(1)严重感染:是最常见诱因,也可继发于本症。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2)休克:如治疗前已有休克经积极补液扩容、酸中毒纠正而血压仍低则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同时应详细检查分析有无合并感染或急性心肌梗死,给予相应的处理。
(3)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症输液量较大,且开始输液速度较快,老年患者或原有心脏病的患者,易诱发心衰或心律失常,应特别注意。有时合并休克少尿或肾衰竭,补钾过快过多又可导致高钾血症。血钾过低或过高均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应密切监护血钾和心电图,及时治疗。
(4)脑水肿:此并发症病死率甚高,预后极差,重点在于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脑水肿的发生与脑缺氧、血糖下降过快、补碱过早过多过快等因素有关。如经治疗后,血糖有所下降、酸中毒改善,但昏迷反又加重或曾一度清醒,又出现烦躁、心率快、血压偏高、肌张力增高、意识障碍或瞳孔改变者,应警惕脑水肿的可能,可采用脱水药和地塞米松治疗。
(5)肾衰竭:是本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与原来有无肾脏病变、失水和休克程度、有无延误治疗等密切相关。强调早期预防,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6)急性胃扩张:因酸中毒引起呕吐可伴急性胃扩张,用5%碳酸氢钠洗胃,清除残留食物,预防吸入性肺炎。
6.加强护理 按时清洁口腔、皮肤,预防褥疮和继发感染,准确记录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及出入量等。
【预后】 早期和积极抢救已使DKA病死率降至5%以下,但老年人和已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病死率很高。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休克、肾衰竭和肠坏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