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栓塞是由心脏或动脉壁上脱落的栓子阻塞远端动脉造成肢体缺血、坏死的急性动脉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下肢。栓塞部位几乎都在动脉分叉及分支开口处。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多有心血管病史,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或动脉炎史。突然发生肢体缺血性剧痛,具有5P症(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测量皮肤温度降低。
2.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 可判断栓塞部位;普勒血流探测器(多普勒听诊器)在动脉栓塞近侧动脉闻及正常血流音,而远侧动脉不能闻及血流音。
3.动脉造影 显示造影剂在栓塞近端突然中断,栓塞周围稍有充血,形如鹤顶状。
【急救与治疗】
1.现场抢救措施 主要是对症治疗,并创造条件尽快送医院抢救。
2.院内救治 既要解除肢体急性缺血,又要兼治心血管病,权衡轻重缓急,妥善处理。
(1)非手术治疗:用于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较小动脉栓塞,侧支循环建立良好,能维持远段患肢供血者;肢体已出现坏疽者。主要措施有:
①肢体局部处理:将患肢置于低于心脏水平面的位置,可抬高床头15~20cm。忌热、冷敷。
②抗凝治疗:肝素1~1.5mg/kg体重,4~6h连续静脉滴注,或50~75mg静脉注射,每4~6h1次,应严密监测凝血时间来调整肝素用量,如并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拮抗,剂量1~1.5mg,拮抗肝素1mg。华法林第1日10~15mg,第2日5~10mg,第3日后改为维持量2.5~5mg,口服。应每日测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剂量。如并发出血,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20mg或输新鲜血液。
③溶栓治疗:发病3d内应用效果好,7d以上效果差。尿激酶每次2~10WU,溶于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2/d。维持量以每日测定纤维蛋白原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来调节。
④解除动脉痉挛:0.1%普鲁卡因500~1 000ml静脉滴注,1/d;血管扩张剂:罂粟碱30~60mg或妥拉苏林25~50mg直接注入栓塞近端的动脉腔内,也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交感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
(2)手术治疗:大中型动脉栓塞,发病在1周内,肢体无坏疽,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应争取在6~8h内手术取栓。愈短,取栓效果愈好。
手术方法有:①带囊导管取栓术,切开动脉壁,Fogarty带囊导管,将栓子取出。②动脉切开取栓术。③动静脉取栓术,用于晚期伴静脉血栓形成者。
此外,尚有筋膜切开减压术(适于静脉回流障碍,肢体肿胀者)和截肢术。手术后应注意纠正或改善全身情况:①继续治疗心脏病。②纠正术后代谢产物所致的酸中毒、高血钾等。③继续抗凝1~2周。
(3)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并发休克、急性肾衰竭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原大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