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体皮片移植

自体皮片移植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烧伤后期整复治疗中,无中厚皮片供区时,也可用薄片皮密植法覆盖创面,加强功能练习,也可能获得较满意效果。由于含有较丰富的弹力纤维,存活后耐磨性好,收缩小,厚中厚皮片效果更好,但有一定色素沉着,可用以治疗新鲜创伤关节功能部皮肤的缺损、烧伤关节部位瘢痕挛缩以及切除瘢痕后创面的覆盖,效果好。取皮较厚时亦易出现供区感染,因此多选用薄中厚皮片。

(一)按皮片的厚薄分类

1.刃厚皮片 包括表皮及少量的真皮,厚度为0.15~0.25mm,供皮区愈合后,无瘢痕增生,移植后的皮片易挛缩、耐磨性差、关节功能欠佳。用于非功能部位的大片创面及肉芽组织。在烧伤后期整复治疗中,无中厚皮片供区时,也可用薄片皮密植法覆盖创面,加强功能练习,也可能获得较满意效果。

2.中厚皮片 包括表皮和真皮的1/2或1/3,其中薄中厚皮片厚度为0.375~0.45mm,厚中厚皮片厚度为0.5~0.6mm,亦较易存活。由于含有较丰富的弹力纤维,存活后耐磨性好,收缩小,厚中厚皮片效果更好,但有一定色素沉着,可用以治疗新鲜创伤关节功能部皮肤的缺损、烧伤关节部位瘢痕挛缩以及切除瘢痕后创面的覆盖,效果好。薄中厚皮片供区,一般无瘢痕增生出现,厚中厚皮片的供区会有一定瘢痕增生,特别是并发供区感染后。取皮较厚时亦易出现供区感染,因此多选用薄中厚皮片。

3.全厚皮片 包括表皮和真皮的全层,存活后弹性好,色泽及耐磨性均佳,接近正常皮肤,但由于皮片较厚,较中厚皮片难存活,且供皮区不能愈合,故仅用于小范围的植皮,主要用于面、手掌、足底等部位。

4.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包括表皮、真皮的全层以及真皮下血管网,其厚度较全厚皮片厚,因含有真皮下血管网,易建立血循环,术后弹性好,不收缩,色泽正常,耐磨性及柔软性接近正常,适用于面、颈、手掌、足底等皮肤的移植,但有时出现皮片水疱、花斑,是血循环重建障碍所致,影响外观,质地也稍硬。

5.细胞皮片 是将自体皮片或异体皮片捣碎后进行人工培养,使其表皮细胞生长增生成为片状,用于覆盖创面,其覆盖于供皮区效果好,真皮创面尚好,肉芽创面欠佳,培养时间一般需2~3周(图17-2)。

图17-2 皮肤分层与皮片厚度

(二)按皮片大小分类

1.点状皮片(小片皮) 其大小是(0.3~1.5)cm×(0.3~1.5)cm。

2.邮票状皮片 大小与邮票相似,(2~4)cm×(2~4)cm大小。

3.条状皮片 其宽度为0.5~1cm的条状,常与同样宽度的异体皮片相间混植。

4.大张皮片 4cm×4cm以上的皮片。

5.网状皮片 为了增加皮片的覆盖面积,将薄中厚皮片用制网机压制或滚制成鱼网状,可以扩大皮片面积1~9倍,常用的是1~3倍。

6.微粒皮(皮浆皮) 是将刃厚的自体皮片制成0.1mm× 0.1mm以下的微粒,用于烧伤大面积创面,可以节省皮源,增加覆盖面积,但愈合后挛缩较重,皮肤较薄,易糜烂形成溃疡。

(三)自体皮肤的切取

1.供皮部位的选择 供皮部位应尽可能选择在与植皮区色泽、质地相似,易被遮盖的部位,应避免在关节功能部位,尽可能地离开感染或有感染威胁的创面以及植皮区,防止交叉感染。在烧伤早期取皮时要考虑到后期整复治疗时需要的供皮条件,以利于后期治疗。在大面积烧伤,常用头皮及大腿前外侧供皮,整形病人常用耳后、上臂内侧、上胸部及腹股沟皮肤。头皮因附件密集,愈合快,可重复6~10次取皮,2次间隔时间4~6d即可,但每次取皮厚度应控制在刃厚皮片的厚度,术后不影响毛发生长,不出现增生性瘢痕,小儿因头皮薄,取皮时切勿过深而影响毛发生长。

2.供皮区的准备 供皮区应无感染和皮疹,手术前日应清洗、剃毛,勿刮破皮肤,小儿供区清洗即可,术前用75%乙醇消毒2次,或用1%碘酊消毒后,再用75%乙醇消毒,也可用0.5%碘伏液(碘的水溶液)消毒2次。应用局麻时每100m1 0.25%~0.5%普鲁卡因中加入1/1 000肾上腺素3滴,小儿则加1滴,以减少渗血。若用鼓式取皮机取皮,则局部麻醉的针眼勿在供皮区内,以免针孔渗液影响胶纸或胶水黏附。

3.不同厚度皮片的切取方法

(1)刃厚皮片的切取(图17-3):常用辊轴刀,剃须刀及薄刀片,病人于全麻或局部麻醉成功后,术者右手持刀,调节好辊轴刀两端的厚度调节螺旋,术者左手绷紧供区皮肤一侧,右手使刀平贴于供区皮肤上,助手用手或木板绷紧供区皮肤的另一侧,供区皮肤表面涂上少许水或液状石蜡,使刀易滑动,术者使刀在皮肤上轻轻下压,使刀刃处皮肤略皱起,同时来回拉动刀架向前切割推进,刀与皮肤表面不需留有角度,视取皮片厚薄,调整刀压在皮肤上的力量,即重压时皮片厚,轻压时皮片薄,始终使刀处于切割入皮肤的力量,不是压挤入皮肤,若用力猛使刀压入皮肤时,常使所取皮片偏厚,甚至切入皮下,特别是当刀与皮肤之间有一定角度时,用力大很易使取皮偏厚。此外,刀片锋利时取皮片易偏薄,反之易偏厚,皮肤绷紧过度皮片亦易偏厚,在取皮中透过皮片隐约可见刀片,此厚度正合适,皮片真皮侧为一层薄白色即为理想的刃厚皮片,供区一般无瘢痕增生,但遗有痕迹和色泽改变,10d左右可愈。利用剃须刀与薄片皮刀取刃厚皮片时的操作与辊轴刀相似,仅皮片的厚度完全要由术者手的力量来控制。

(2)中厚皮片的切取:常用鼓式取皮机切取(图17-4),其取下的中厚皮片平整,厚薄均匀,用辊轴刀、电动取皮刀、风动取皮刀所取的中厚皮片均是中间厚、边缘薄,整个皮片厚薄也常是不均匀。用鼓式取皮机前要先检查鼓面与刀刃之间的距离是否前后左右均匀一致,厚度调节盘的刻度零位时刀片与鼓面之间是否无缝隙,若无缝隙则刻度盘准确,若有缝隙则刻度盘不准确,在使用中应予以注意,若刀片与鼓面之间无缝隙时刻度盘不在零位而是在其他数字,则应以此数字为零位调节所取中厚皮的厚度,否则所取皮片易偏薄。检查取皮鼓后,再检查所使用刀片是否锋利,方法是轻轻切割一小纱布团,很易切破时则刀片锋利可用。此检查完后,用乙醚或75%乙醇涂搽鼓面与供区皮肤,脱去油质和污物。如用局麻,应在供区四周通过皮下、皮内向供皮区注入麻药,不宜在供区内穿刺注药,以防针眼有药液渗出影响取皮时皮片与鼓面的黏着。脱脂完毕后于鼓面上黏附双面胶纸或涂上胶水均可,方法如下。

17-3a 刃厚皮片采取法(一)
1.辊轴刀;2.薄片皮刀;3.剃须刀

图17-3b 刃厚皮片采取法(二)
4.薄片皮刀采皮法;5.辊轴刀采皮法

图17-4 鼓式取皮机
1.刀架;2.手柄;3.刻度盘;4.鼓架;5.皮鼓

双面胶纸黏附法(图17-5):此方法是取代胶水粘取的方法,方便适用,操作容易,不易脱鼓。先取出无菌灭封的双面胶纸,揭去双面胶纸一侧的蜡纸,将其从鼓面的前端开始平整地贴于鼓面上,注意排出鼓面与胶纸间残存的气泡再撕去另一面蜡纸,不可接触胶纸的胶面,以免影响对供区皮肤的黏附。准备毕,调节刻度盘到需要的厚度,其中要减去胶纸的厚度,即刻度盘的零位应在刀刃和鼓面之间无缝隙时刻度盘上数字,若该数字为“2”,此“2”即为零位,以此为起点来调节所需皮片的厚度。准备完毕后,术者左手握紧皮鼓的轴,右手持刀架,应双手同时握持后再从鼓架上取下皮鼓(切不可用单手握鼓取鼓,否则刀架会自然转动而割伤术者手部或腕部皮肤和肌腱),将皮鼓前端压在供区皮肤上1~2min,使皮鼓端缘粘起少许皮肤,然后鼓面轻轻向前上转动并紧贴皮肤,刀架随即向下接触皮肤,术者左手持紧皮鼓,右手持刀架轻轻左右拉动,使刀片切入皮肤,当左手慢慢地使鼓面紧贴皮肤向前上转动的同时,右手不断地左右拉动刀架即可取下皮片,助手随时注意皮鼓两侧是否有皮肤粘起,适时下压,或用止血钳介于鼓与两侧皮肤之间,防止切至鼓旁皮下而增加损伤。所取皮片的厚度还与以下因素有关,即刀刃锋利时皮片薄,反之厚;鼓面向前上转动力大时厚,用力轻时薄。因此在取下少许皮片时再次检查皮片的厚度是否合适,若不理想可再次调节刻度盘和改变向前上用力的大小。

图17-5 双面胶纸粘取法
1.蜡纸;2.胶纸;3.胶纸覆盖皮鼓端缘;4.刀片;5.皮肤;6.取下的中厚皮片

胶水粘取法:是过去常规应用的方法,当无双面胶纸时还可用此方法。胶水来源有三,医用胶水,普通补车胎用胶水,自制胶水(2.5%生橡胶苯溶液)。当取皮鼓检查完毕后(方法同前)用乙醚擦洗鼓面和供区皮肤,使油脂脱去(增加胶水黏附力),用止血钳夹一小纱布挑起胶水均匀地涂于鼓的前端缘及整个鼓面,再进行取皮,其操作方法与双面胶纸黏附法完全相同,当鼓的前端与供区皮肤逐渐接触后,鼓面不可移动和提起,以防脱胶而取皮失败。为减少刀架和皮肤接触的阻力(摩擦),切取皮片前可在刀架盖上涂上少量液状石蜡以减少阻力,切勿使油与鼓面接触,以免影响胶水的黏附力。

用鼓式取皮机切取的全鼓皮片大小为10cm×20cm,小儿皮鼓为8cm×20cm,若需取大于此面积的皮片,切取长条形、“L”形、“T”形皮片时,可按图例顺序先取1后不剪断皮片再取2,即可得长条形、“L”形和“T”形皮片(图17-6)。

图17-6 长条形、L形、T形皮片的采取(先采1,再采2)

(3)全厚皮片的切取:取皮前按受皮区创面的大小画于供区皮肤上(一般选用梭形,以便供区的直接缝合),切开皮肤后,于一端的皮角上缝上一针牵引线并提起,再用利刀将皮肤的全层取下,若带上少许脂肪组织可以剪除。

(4)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切取:在供皮部位用亚甲蓝画出所需皮片的大小,沿标出的线切至皮下直至脂肪层,连皮下组织一同取下,细心剪修皮下组织,保留脂肪层2mm左右,以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局部麻药切勿加肾上腺素,以免影响皮片的存活(图17-7)。

图17-7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1.表皮;2.真皮;3.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厚度

全厚皮片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切取时应略大于受皮区0.3~0.5cm。

(5)头皮皮片的切取:头皮是全身的厚皮肤之一,因毛发密集、皮肤附件多,术后生长快,不出现瘢痕增生,可重复多次切取,一般可取6次,多达10次以上,但每次取皮厚度要控制在刃厚皮片,否则难于多次采取。特别是小儿因皮肤薄易取至皮下,术后发生斑秃,要特别注意取皮厚度,不可过厚。方法:取皮前一天刮去毛发,清洁局部,75%乙醇消毒2次,术前用0.5%碘伏液消毒2次,或用1%碘酊,75%乙醇先后消毒,常用局部浸润麻醉使头皮隆起便于采取,麻药为0.25%普鲁卡因100ml中加入0.1%肾上腺素3滴(小儿加1滴),将此普鲁卡因溶液注入帽状腱膜下后,用辊轴刀、薄片皮刀或剃须刀切取刃厚皮片,助手将头皮绷紧,术者右手持刀,左手绷紧头皮的另一侧,刀顺毛发的方向下,轻轻地在切线位上切取,注意刀要随头部的弧度不断调整方向和角度,使刀在切线位与头皮接触,不可成角,否则切取过厚,甚至切至皮下,切取时仍应注意不可用力过猛,要用切割力量,否则亦易取皮过厚过深,术后影响毛发生长,术中局部用1∶2万肾上腺素溶液止血,术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术后48h予以半暴露。术后4~6d可进行二次切取,方法:术前1d用液状石蜡纱布覆盖于头部供皮区,浸软原已覆盖的凡士林油纱布,次日晨揭去原覆盖的凡士林油纱布,小心刮去毛发即可备用。为了防止头皮供区渗血,也可在头部上止血带(气囊或橡皮),止血带下垫2~3层纱布,不可过紧,以防压伤皮肤,止血带结最好打在侧面,以防压伤额部皮肤。术后仍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加压包扎48h后半暴露。

(6)点状皮片的制备(小皮片):此种皮片多用于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治疗,可以扩大植皮面积1~6倍,其存活率比碎皮高,挛缩比碎皮小。先取下刃厚皮,铺于置有一层纱布的胶木板上,真皮面向上,胶木板大小10cm×10cm,然后置于压皮机中压制,压皮机刀的规格有3种,1cm×1cm,0.75cm×0.75cm,0.5cm× 0.5cm,先压成条状,再旋转90°,压成所需小片状,此机与人工剪皮比较可提高效率100倍。

(7)微粒皮的制备:将取下的刃厚皮片(若为头皮,先洗净残留的毛发)置于小杯中,用利剪剪制成<0.1mm2大小皮粒,或用碎皮机压制亦可。

(8)网状皮片的制备:先用鼓式取皮机取下薄中厚皮片,置于压网机上压制。目前压网机有三种,网状滚刀压制,塑料板上成网压制,网刀板上滚棒压制。现介绍网状滚刀压制法:将取好的自体薄中厚皮片的真皮侧贴于胶木板上铺平,置入压网滚刀下压制即可,可扩大倍数3~4倍。若将自体中厚皮片置塑料板网上压制,可扩大自体皮片1~9倍。

4.供皮区的处理 已切下刃厚皮、薄中厚皮片、厚中厚皮片的供区,经1∶2万肾上腺素溶液充分止血后,前两者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再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垫覆盖加压包扎,48h后予以半暴露,若无条件暴露或在冬季可继续包扎至愈合为止,中间酌情更换敷料,若有感染要及时更换,必要时选用适当抗菌药物于全身和局部。厚中厚皮片的供区应用刃厚头皮皮片覆盖,避免供区溃烂影响愈合,也减少瘢痕增生。

全厚皮片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切取后的供区,在充分止血后,周边皮下予以少许游离,然后减张缝合数针,再做皮下翻入缝合,皮肤间断缝合,创基较深时宜置放橡皮引流条,若创面太大缝合有困难时,宜酌情予以皮片移植。

(四)自体皮片移植的方法

1.刃厚皮片移植法 刃厚皮片移植主要用于大面积烧伤及非功能部位的创面,一般分为2种。

小片刃厚皮片,用压皮机压制备用,大小以0.5cm×0.5cm或0.75cm×0.75cm为佳,皮片愈小增加面积愈大,间距可在0.1~0.5cm,当自体皮源不足时是一很好的方法,可用于新鲜创面及肉芽创面,肉芽创面要求清洁新鲜,术中可除去不健康的肉芽组织。术后内层可用网眼纱布覆盖,再加用多层抗菌纱布包扎,视情况术后2~4d首次更换敷料,若创面清洁,网眼纱布可不更换,仅更换外层敷料。

大片刃厚皮片:用于中小面积烧伤自体皮源比较充裕时,切削痂后创面或肉芽创面经清洁整理(去除不健康的表层肉芽组织),充分止血后,将大张刃厚皮片密植全覆盖于创面,因大刃厚皮片薄,不易铺开,影响覆盖操作及速度,可将大刃厚皮片置生理盐水中漂浮展开,然后载上小铺皮片板,再从皮板将刃厚皮片平移于创面上,操作较方便,速度也快。

2.中厚皮片移植法 中厚皮片常用于手背、关节等功能部位,早期手背深Ⅱ度烧伤于切削痂后充分止血,立即用薄中厚皮片覆盖,间断缝合,抗生素纱布覆盖,多层纱布包裹加压包扎,手指固定于半握球位,外用石膏固定,术后7~10d启视,常可获得满意效果,如失去早期手术机会,手背已形成肉芽创面,经过清洁准备,除去表层肉芽组织,过氧化氢清洁,生理盐水冲洗,充分止血后可立即用薄中厚皮片覆盖,缝合包扎固定同前,术后5d启视创面,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3.全厚皮片移植法 常用于面颈、手足掌部位的皮肤缺损,如瘢痕、肿瘤及早期Ⅲ度烧伤,手术切除后的创面充分止血后,立即用全厚皮片覆盖,间断缝合,包堆包扎,如无特殊,术后2周启视创面,更换敷料。

4.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法 此种皮片亦多用于面、颈、手掌等部位的瘢痕、肿瘤切除后的创面覆盖,方法同全厚皮片,因皮片较厚,术后包堆压迫的时间要长,一般3周后更换敷料,术中止血要充分,过早启视会影响皮片的生长。

5.自体网状皮片移植法 自体网状皮片的移植,主要用于大中面积烧伤,有一定供皮源的病人,在Ⅲ度烧伤或深Ⅱ度烧伤,早期切除局部损伤皮肤、焦痂,充分止血,立即用自体网状皮片覆盖,周边缝合,抗菌纱布覆盖内层,多层纱布包裹加压包扎,一般可增大自体皮片覆盖面积1~6倍,个别可达9倍,常用的增大倍数1.25~3倍,可节约皮源。若皮片增大倍数大于1∶3时,宜用大张开洞的中厚异体皮片覆盖于自体网状皮片外,以减少网眼中的渗出,有利于感染的预防和全身状况稳定。术后3~5d启视创面。在大片肉芽组织创面,经过较好的清洁准备去除表层肉芽后,也可用自体网状皮片覆盖,用1∶2.5倍自体网状皮片为佳,术后2~3d宜早期启视更换敷料。

6.自体小皮片与异体小皮片混合密植法 此法主要用于大面积烧伤未能早期手术,脱痂后的大片肉芽创面,当自体皮源供皮有困难时,也用于早期切痂植皮失败后的大片创面。优点是节约自体皮源,封闭创面的可靠性好,局部引流充分,用此法治愈的最大面积烧伤病人是总面积大于90%同时Ⅲ度面积>70%,方法是将自体刃厚皮片及新鲜异体皮片均制备成0.5cm×0.5cm大小的皮片,或自体刃厚皮片制成0.5cm×0.5cm大小皮片,异体皮片制成1cm×1cm大小皮片。待大片肉芽组织清洁整理后按自、异体皮片1∶4~6的比例规则均匀地镶嵌覆盖于创面,密植不留间隙,全覆盖。自体小皮片用压皮机压制,异体小皮片要用手工剪制,创面植皮后内层用网眼纱布覆盖固定,外层用抗菌纱布包裹,多层纱布包扎,术后2~4d启视创面,更换敷料。

7.大张异体皮片打洞嵌植小片自体皮片法 此法常用于特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处理,是目前治疗烧伤面积最大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大张新鲜中厚异体皮片开洞覆盖于早期切痂后的新鲜创面,术后48h在其洞中嵌植自体小皮片(图17-8)。本法节约皮源,封闭创面完整,全身情况易于稳定,大张开洞的异体皮片制作,可用压制“U”形皮瓣的洞滚刀压制,亦可用手工尖刀戳成,前者快,洞距规范,后者慢,洞距欠规则,洞大小与洞距均以0.5cm为宜,在嵌入自体小片皮前需将异体皮上的“U”形皮瓣掀起或剪去,或剪去洞边一小片异体皮,使新鲜创基显露而利于接受自体皮片,外用抗菌纱布覆盖,再用多层纱布包裹加压包扎,术后2~4d启视创面,更换敷料。此种方法可扩大自体皮片覆盖面积1~6倍,动物实验可达17倍。

图17-8 将自体小皮片植于大片异体皮的“U”形皮瓣中

8.自体微粒皮移植法 此法于近年来用于大面积烧伤自体皮源不充裕时早期切痂植皮治疗,优点是节约皮源,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方法:将自体刃厚皮片微皮粒(皮粒<0.1cm2)均匀地涂抹于开有小洞的大张中厚异体皮片真皮侧,在切痂创面充分止血后,立即用此带有自体微粒皮的大张中厚皮片覆盖于创面上,覆盖之前要看好位置,不要在创面上移动异体皮片,避免异体皮片移动而擦动自体微粒皮,以致失去皮粒均匀性,影响创面愈合。覆盖完毕后内层用抗菌纱布,外层用多层纱布覆盖,术后2~3d启视创面,予以暴露或半暴露治疗。此法可增加自体皮覆盖面积6~8倍,愈合后瘢痕增生较多,关节功能有时欠佳。在肉芽面或削痂后真皮创面使用时,易因感染而失败,因此要慎用或少用(图17-9)。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亦曾使用过单纯自体微粒皮覆盖创面,未外加异体皮覆盖,失败较多。因此使用自体微粒皮宜同时用大张异体皮片覆盖,有利于自体微粒皮的存活。

9.自体皮浆、异体真皮皮浆混合移植法 主要用于大面积切痂后的创面,将异体真皮亦制成皮浆与自体皮皮浆按比例1∶5均匀混合后涂抹于大张中厚开洞异体皮片真皮侧,再覆盖在创面上,抗菌纱布覆盖内层,外用多层纱布包裹加压包扎,术后2~3d启视创面,更换敷料,酌情予以半暴露。

10.自体异体小片皮混合密植或大张异体皮嵌植小片自体皮后,自体皮片和异体皮片的转归 在自体皮片与异体皮片均存活后,术后3~4周开始随着异体皮鳞屑状脱失,自体皮不断扩大逐渐融合而永久性封闭创面。组织学观察见自体皮生长扩散的上皮在异体皮的表皮与真皮间爬行,并逐渐覆盖在异体真皮表面,自体皮相互融合,使异体真皮埋存于自体表皮下,在自体表皮覆盖下的异体真皮逐渐被吸收,术后3~6个月异体真皮逐步消失。另一种情况是异体皮片在自体皮片尚未相互融合时已自溶脱落形成间隙肉芽面,该肉芽面狭小时,自体皮片会逐渐扩散相互融合,若间隙肉芽面大或形成片状,构成二次创面,常需要补植自体皮片多次,创面方可完全愈合。当使用新鲜异体皮片时,创面多数按上述第一种情况愈合,若是低温储存的皮片(-80℃,-196℃)多为第二种情况,由于异体皮片的质量不佳,还会出现植皮全失败或部分失败,故应尽量酌情选用新鲜异体皮片。

11.微粒皮移植时自体异体皮的转归 应用液氮-196℃储存的异体皮片覆盖于自体微粒皮上时,术后48h开始出现异体皮片全部表皮松脱,水疱形成,真皮出现夹花状红色,随着时间的推进,部分异体皮片坏死脱落露出肉芽创基,较少的自体微粒皮残存;部分表皮脱落的异体真皮再次上皮化,最后异体皮片逐渐自溶脱去,自体微皮粒逐渐生长扩散融合成片封闭创面。若异体皮脱落早,常常外露较多的肉芽创面,需要不断地补植自体皮片3~6次或更多。

当用新鲜异体皮片覆盖于自体微粒皮上时,术后异体皮可不出现水疱与表皮松脱现象,异体皮存活后亦逐渐脱屑而落(术后3周开始),自体微粒皮在其下生长扩散融合成片,有时异体皮部分自溶脱落露出肉芽创基,需补植自体皮片,但比用液氮储存的异体皮片所暴露创面的面积小,补植自体皮次数也少。

无论是用新鲜异体皮片或是用液氮储存的异体皮片覆盖自体微粒皮,若自体微粒皮密集于局部,该部异体皮片与创基接触少,无法建立血液循环,术后很快变成棕色干痂,此区域自体微粒皮易生长且封闭早。但要注意当异体皮片下有血液积存时也会出现异体皮的棕色干痂,在其下的自体微粒皮常因血肿、感染、坏死而露出肉芽创基。

12.细胞皮片的移植 培养细胞皮片,目前国内使用的有自体表皮细胞及异体表皮细胞培养的细胞皮片,用于供皮区创面有一定的效果,用于真皮创面也有一定的效果,用于切痂后创面及肉芽创面效果较差,可能是由于其抗感染能力差,目前临床尚未推广使用。复层培养细胞皮片,是将培养表皮细胞皮片移植于用猪、牛、人真皮胶原制备的胶原膜上,复合成类似人皮肤的表皮及真皮,移植于创面上,结果与培养表皮细胞皮片抗感染力相似,在临床上尚未推广使用。

13.影响皮片成活的因素 皮片移植于创基后,皮片的营养最初来自创基的渗液,6~12h后创基与皮片内的毛细血管开始生长,有相互长入倾向,术后24h受区血管肉芽长入皮片内,术后48h血液循环逐步建立,移植皮片转红色,4~5d后血管化明显,术后1周皮片血液循环建立良好,含有真皮下血管网的皮片,增加了创基和真皮下血管网吻接的机会,提高了皮片的成活率。为了提高移植皮片的成活率,皮片下不应有血肿,包扎时应有一定压力,使皮片与创基充分密切接触,利于皮片血管、血循环的建立。若为肉芽创面,术前应清洗、清洁准备,必要时湿敷,术中除去表层肉芽,降低局部菌量,减少细菌、毒素对皮片与创基黏附的破坏,从而影响皮片与创基之间毛细血管与血循环的建立,使皮片失活。术后10d纤维愈合明显,皮片愈合较牢,在此过程中成纤维细胞中部分肌成纤维细胞于肉芽创面植皮时增长快,消失慢,约术后2个月方明显减少,因此瘢痕明显,皮片收缩。但是在全厚皮片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时,肌成纤维细胞消失快,术后4周已不见,皮片收缩少,皮片柔软,弹性佳。

在新鲜创面大片皮片移植时,与创周对位要好,缝合要严密,皮片大小要适当,张力不可过大或过松,张力过大会影响皮片的成活,周边易有瘢痕增生,不利于功能的恢复;过松,则易形成皱褶,甚至粘合不紧,发生皮下积液,影响皮片的成活。

皮片移植术后启视创面的时间,视皮片的厚度与创基条件而定,薄皮片移植于肉芽创面,创面清洁度好,肉芽新鲜,感染不重时,术后4~5d启视创面,此时皮片已有血循环但欠牢固,应注意操作轻柔,勿损伤皮片循环。若创面大、肉芽欠佳时,可在术后2~3d启视创面,以促引流,但此时宜在网眼纱布外层交换敷料,防止皮片移动影响血循环的建立。中厚皮片移植后宜在术后8~10d启视创面,全厚皮片宜在2~3周后开包启视创面,过早启视创面,血供不能及时到达皮片真皮表层时,皮片会出现水疱及真皮表层呈夹花状坏死,影响皮片移植后的质量。

14.植皮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术前麻醉的选择,可酌情选用局麻、臂丛麻醉、腰麻、硬膜外及全麻等,选臂丛麻醉时不能双侧同时进行,以防发生呼吸意外,呼吸道欠通畅者,可酌情行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手术时间的选择,外伤、电击伤、热压伤的病人,宜争取早期手术,一般小面积烧伤者可在伤后6~8h内手术,大面积烧伤一般宜在休克期后进行,手背深Ⅱ度烧伤切削痂时间以伤后48h内最佳,5d内可进行;以后则需酌情选择手术时间。术中要充分止血,可使用热生理盐水,1∶2万肾上腺素溶液或双极电凝器。若用大张皮片覆盖时,皮片下应无积血,在止血带下覆盖皮片,加压包扎止血后松开止血带,此种方法常在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引起皮片移植失败,不宜选用。上肢上止血带时尽量用气囊止血带,以免压伤臂丛神经。皮片覆盖完毕用抗菌溶液纱布覆盖,外加多层纱布加压包扎。关节部位用石膏托固定,趾、指端外露,以便观察血循环,手指不宜用湿纱布环绕包扎,以防湿纱布术后收缩,影响血循环。不便于包扎部位,小范围者可包堆包扎。肉芽创面,术前1~2d行清洁湿敷,术中清除不健康肉芽组织,用热生理盐水、1∶2万肾上腺素溶液止血,酌情用小片、大片、网状皮片移植,供皮源充裕时可用大片刃厚皮片密植,内层用网眼纱布固定,抗菌纱布覆盖,多层纱布包裹加压包扎,手术后2~4d启视创面。在关节功能部位的肉芽创面经过处理后也可用大张中厚皮片覆盖,周边予以缝合,抗菌纱布覆盖。面部肉芽创面严格清洁处理后也可用大张中厚皮片分区覆盖,周边予以缝合,抗菌纱布覆盖,多层纱布覆盖包裹或包堆包扎。术后受皮区制动,卧床休息2周左右,供区在腿部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损伤。上肢为受皮区时不宜在手部输液或在上臂测量血压,无菌创面术后2~3周启视检查,有菌创面酌情术后2~4d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