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影像相关的颞骨正常解剖

与影像相关的颞骨正常解剖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乳突小房经乳突窦和乳突窦入口与鼓室相通。

(一)颞骨概述

1.位置颞骨位于颅底两侧,左右各一。

2.组成分为五部分。

(1)鳞部:主要构成颅中窝的外侧壁,也构成外耳道骨部的上壁和后壁的小部分。

(2)鼓部:又称为鼓骨,成人颞骨鼓部为“U”形结构,构成外耳道骨部的前壁、下壁和后壁大部分,鼓骨的内侧为鼓环。

(3)乳突部:位于颞骨鳞部的后下方,为出生后开始发育,乳突部逐渐向下延续变圆、变尖形成乳突。

(4)岩部:位于颅底呈锥形,常称为岩锥,包括内耳、内耳道和岩尖。

(5)茎突:位于鼓部的下方,向前下方伸出细长的骨质结构。

3.颞骨的主要结构

(1)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EAC)。

(2)中耳-乳突(middle ear-mastoid,ME-M),包括听骨链。

(3)内耳(inner ear),包括迷路、内听道。

(4)岩尖(petrous apex)。

(5)面神经(facial nerve)及面神经管。

(6)血管,包括颈内动脉管、颈静脉窝。

4.邻近的骨结构

(1)前面为蝶骨。

(2)后内方为枕骨。

(3)外上方为顶骨。

5.颞骨内及周围裂与缝

(1)鳞鼓裂:颞骨鳞部与鼓骨之间的骨缝。

(2)鼓乳裂:鼓骨与颞骨乳突部之间的骨缝。

(3)岩鼓裂:颞骨岩部与鼓骨之间的骨缝。

(4)岩枕裂:颞骨岩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

(5)蝶岩裂:蝶骨大翼与颞骨岩部之间的骨缝。

(二)外耳道

1.分为外侧的软骨部和内侧的骨部。

2.外耳道骨部的构成与毗邻有以下几部分。

(1)前壁、下壁和后壁大部分由鼓骨构成,上壁和后壁的小部分由颞骨鳞部构成。

(2)上壁与颅中窝相邻,此壁内含有与鼓室相通的一些小房。

(3)后上壁以一薄骨板和乳突小房相隔。

(4)骨部的内侧端形成鼓膜环沟,鼓膜附着在下方的鼓膜环和上方的鼓室外壁的盾板,外耳道借鼓膜与鼓室相隔。

(5)下壁近鼓膜环沟与颈静脉球相邻,其间仅隔一薄层骨板,面神经管垂直段的一部分也位于外耳道骨部的后下壁近鼓膜环沟处,茎乳孔距外耳道骨部下壁约1cm。

(6)前壁的骨质就是下颌窝的后壁;前下壁有缺损(Huschke孔),4岁前多见,有时成人也可以见到,外耳道感染或恶性肿瘤可经此蔓延至腮腺,或腮腺感染或恶性肿瘤由此传入外耳道。

3.外耳道软骨部的皮下组织内含有皮脂腺和耵聍腺,在外耳道骨部仅于后上壁的皮下组织内有耵聍腺。

4.外耳道和邻近头皮的淋巴引流到腮腺。

(三)中耳-乳突复合体

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前方借咽鼓管与咽相通,后方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通。

1.鼓室分区

(1)上鼓室或鼓室上隐窝(epitympanum或attic):①鼓膜紧张部上缘水平以上的部分;②顶为鼓室盖;③底为鼓室盾板与面神经鼓室段的连线。

(2)中鼓室(mesotympanum):①也称为固有鼓室,指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的鼓室腔;②上方鼓室盾板与面神经鼓室段的连线与下方鼓环与耳蜗岬的连线之间的区域。

(3)下鼓室(hypotympanum):①鼓膜紧张部下缘水平以下的部分;②鼓环与耳蜗岬的连线与鼓室底壁之间的区域。

2.鼓室六壁

(1)上壁:即鼓室的顶。①由颞骨岩部的鼓室盖(tegmen tympani,也称为鼓室天盖)构成,将鼓室与颅中窝分隔开;②上壁有的为较厚骨板,有的菲薄如纸,还有部分的骨板内有气化小房。

(2)下壁:即鼓室的底壁。①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开;②下壁的厚度与颈静脉球的大小有关,若颈静脉球很小,下壁厚度可达10mm左右,并有气化的小房(鼓室下小房),若颈静脉球很大,下壁很薄甚至缺如,高位的颈静脉球可突入到中耳腔内形成颈静脉球憩室。

(3)前壁:也称颈动脉壁。①由颈动脉管的后外壁形成;②前壁上部有鼓膜张肌半管和咽鼓管的开口;③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④前壁与下壁间形成一个锐角,即鼓膜下隐窝。

(4)后壁:又称为乳突壁。①与上壁交界处有乳突窦的开口即窦入口,鼓室经此口与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相通;②窦入口底部有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为中耳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③后壁下内方有锥隆起,内容镫骨肌,其肌腱自锥隆起尖端至镫骨颈;④后壁凹凸不平,形成一些隐窝(或称窦),中耳炎性肉芽或胆脂瘤可潜藏在这些隐窝,如手术未能彻底清除这些隐窝,常持久不能痊愈,这些隐窝中,较重要的是位于锥隆起外侧的面神经窦(即面隐窝)和位于锥隆起内侧的鼓室窦。

(5)内壁:又称为迷路壁,由内耳迷路的外侧壁构成,可见以下主要结构。

①耳蜗岬(cochlear promontory):是耳蜗基底圈突向外侧形成的,有很多文献称之为鼓岬,但从结构的形成原因和英文术语来看,应称为耳蜗岬,为照顾习惯,也可称为鼓岬。

②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也称为卵圆窗,位于耳蜗岬的前上方2mm处,通向前庭;前庭窗嵌入前庭窗小窝底部,为镫骨底板封闭;前庭窗小窝也称为前庭窗龛。

③蜗窗(cochlear window):也称为圆窗,位于耳蜗岬的后下方2mm处,通向耳蜗鼓阶;蜗窗嵌入蜗窗窝(也称为蜗窗龛)底部,为第二鼓膜(圆窗膜)封闭;人工耳蜗电极一般经蜗窗插入耳蜗鼓阶,因此,观察蜗窗的大小和蜗窗龛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以及测量其距离对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术至关重要。

④面神经管隆突:面神经管鼓室段(水平段)位于前庭窗龛上方。

⑤匙突:为肌咽鼓管隔的鼓室段向外弯曲形成的匙状突起,鼓膜张肌腱从此绕过,位于前庭窗龛前方,匙突是手术寻找面神经的重要标志之一。

⑥外半规管隆突:位于面神经管的后上方,是迷路瘘的好发部位,也是手术寻找面神经的重要标志之一。

(6)外壁:主要由鼓膜构成。

3.鼓室内结构

(1)听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相接成链。

①锤骨:分为头、颈和柄,颈的前面有一长突,颈和柄交界处有短突(外侧突)向外突出。

②砧骨:分为体、长脚和短脚;长脚末端稍膨大,称为豆状突。

③镫骨:分为头、颈、二脚(前脚和后脚)和底板。

④关节:锤骨头与砧骨体形成锤砧关节,砧骨豆状突与镫骨头形成砧镫关节。

⑤上鼓室层面的听小骨横断面CT表现:呈“冰淇淋圆锥”。

前面的冰淇淋=锤骨头;

后面的圆锥=砧骨体/短脚。

⑥中鼓室层面的听小骨横断面CT:呈两条“平行线”。

前面一条线=鼓膜张肌腱和锤骨头;

后面一条线=砧骨豆状突、砧镫关节和镫骨头。

⑦中鼓室层面的听小骨冠状面CT:呈“L”形。

垂直方向为砧骨长脚;

水平方向为砧骨豆状突。

(2)鼓室内肌肉。

①鼓膜张肌:位于鼓膜张肌半管内,起自咽鼓管软骨部、蝶骨大翼和鼓膜张肌半管骨壁,向后形成一圆腱,以直角绕过匙突,止于锤骨颈;由下颌神经的鼓膜张肌神经支配。

②镫骨肌:起于锥隆起,肌腱出锥隆起尖的小孔,向前下内侧走行,止于镫骨颈;由面神经的镫骨肌神经支配。

(3)主要的隐窝或间隙。

①锤骨前、后间隙:上鼓室被锤骨上襞分为前、后两部;上鼓室前部即锤骨前间隙,位于锤骨上襞前方;上鼓室后部即锤骨后间隙,位于锤骨上襞后方。

②鼓膜上隐窝(lateral epitympanic recess):又称为Prussak间隙(Prussak space),位于鼓膜松弛部与锤骨颈之间,是鼓膜松弛部胆脂瘤的好发部位。

4.乳突窦及乳突小房

(1)乳突窦及乳突小房:为鼓室副腔,含有空气,内衬黏膜,与鼓室黏膜相延续。

(2)乳突窦(mastoid antrum):①很多文献称之为鼓窦,但注意与鼓室后壁的鼓室窦(sinus tympani)不要混淆;②位于颞骨岩部,为鼓室后上方的一个较大腔隙,在其底部借很多小孔与乳突小房相通;③一般认为,乳突窦大小与乳突气化程度有关,乳突气化程度不良者乳突窦较小或缺如;④乳突窦入口(aditus ad antrum)连接乳突窦及鼓室上隐窝。

(3)乳突小房(mastoid air cell):①乳突内有许多大小、形状不等但互相交通的含气小房,即乳突小房。②乳突小房经乳突窦和乳突窦入口与鼓室相通。③乳突气房可分4型:气化型,气房大而骨间隔薄,最多见,占73%;硬化型,气房小或未发育,乳突骨质致密,占1%;板障型,乳突发育不良,介于气化型与硬化型之间,占13%;混合型,上述3型中有任何2种存在,占13%。④乳突的毗邻:乳突上界为乳突与颞叶硬脑膜相隔的骨板;后界为乙状窦骨板,与乙状窦相邻;前界为外耳道骨部的后壁;内界为迷路和颞骨岩部底。

(4)岩鳞隔(petrosquamosal septum):又称为Korner隔(Korner septum)或锥体鳞隔,是位于乳突内鳞部小房和岩部小房之间的薄骨板。

(四)内耳

1.骨迷路(bony labyrinth)

(1)由致密的骨质构成。

(2)由前向后可分为前庭、耳蜗、骨半规管3部分。

(3)前庭:外侧壁为鼓室内侧壁,内侧壁正对内耳道,构成内耳道底;前庭向前通耳蜗,后上方借5个小孔通骨半规管。

(4)前庭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又称为前庭导水管或前庭小管,是在颞骨内的弯形小管,位于内耳门后外侧,内有内淋巴管与内淋巴囊的一部分。

(5)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为3个半环形小管,即外(水平)、上(前)、后半规管,3个半规管相互垂直,每个半规管都有两端,其中一端膨大称壶腹,另一端称单脚,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的单脚合成一个总脚,因此,3个半规管以5个小孔通前庭。

(6)耳蜗(cochlea):由蜗螺旋管旋绕蜗轴2.5~2.75圈(或称周),底部为基底圈(周),中间为中间圈(周),顶部为顶圈(周);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伸入蜗螺旋管内,但不达管的外侧壁,由基底膜连续骨螺旋板抵达外侧壁,将蜗螺旋管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又由蜗管前庭壁(前庭膜)分成两腔,因此,蜗螺旋管内共有3个管腔,上方为前庭阶,中间为(膜)蜗管(cochlear duct),又称中阶(属膜迷路),下方为鼓阶;鼓阶的起始处有蜗窗,为蜗窗膜(又称为第二鼓膜)封闭。

(7)耳蜗水管(cochlear aqueduct):又称为耳蜗导水管或蜗小管,在蜗窗膜附着处附近开口(内口),外口位于岩部下面颈静脉孔嵴内侧的三角凹内,鼓阶的外淋巴经耳蜗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2.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1)是位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管径小于骨迷路。

(2)分为三部: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位于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膜半规管借5个小孔与椭圆囊相通;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

(3)内淋巴管(endolymphatic duct)和内淋巴囊(endolymphatic sac):椭圆囊和球囊各伸出一小管而后合并成内淋巴管,末端扩大成内淋巴囊;内淋巴管位于前庭水管内;内淋巴囊小部分位于前庭水管远侧段内,称为骨内部,囊壁有丰富的皱襞,又称为内淋巴囊粗糙部;在前庭水管外口处,内淋巴囊移行为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硬脑膜内的硬脑膜部,也称为骨外部,因囊壁光滑、囊腔扁平,又称为平滑部。

(五)内耳道

1.位于颞骨岩部,岩部近中央处为内耳门,内耳门前后径平均约8mm,上下径平均约5mm。

2.内耳道底为一有筛状小孔的骨板封闭,此处被一横嵴(或称为水平嵴、镰状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又被一垂直骨嵴[又称为Bill嵴(Bill’s bar)]分为前后两区;上部前区为面神经区,与面神经管迷路段相通;上部后区为前庭上区,有数个小孔,壶腹神经和椭圆囊神经从小孔通过;下部前内侧区为蜗区,相当于蜗轴底,有数个螺旋状孔,蜗神经纤维由此通过;下部后外侧区为前庭下区,球囊神经从此通过;前庭下区的最后部分有单孔,有后壶腹神经通过。

3.内耳道内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动脉,有时还有小脑下前动脉;前庭蜗神经又称为位听神经。

4.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穿脑膜时共同被蛛网膜和硬脑膜形成的鞘包裹,并延伸入内耳道。

5.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在内耳道的位置关系:在内耳道入口处,面神经运动根贴在前庭蜗神经前上方,中间神经夹在面神经运动根与前庭蜗神经之间;在内耳道中部,中间神经和面神经运动根合成一干,越过前庭蜗神经的前面;在内耳道外侧部(近内耳道底处),前庭蜗神经分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面神经干位于其上方;在内耳道底,前庭神经和蜗神经分别通过相应的孔区进入内耳,面神经则进入面神经管迷路段。

(六)面神经

1.面神经分6段和两个膝

(1)第1段脑池段:是面神经离开脑桥下缘后,与前庭蜗神经一起进入内耳门的一段。

(2)第2段内听道段:从内耳门到内耳道底的一段。

(3)第3段迷路段:开口于内耳道的前上壁,止于面神经管的第一弯曲处即膝神经节窝。

(4)膝状神经节:迷路段和鼓室段在此形成75°或小于75°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前膝,又称第一膝。

(5)第4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处。

(6)后膝:为鼓室段转弯为垂直段的弧形顶点,角度为95°~125°,这个角度称为后膝,又称第二膝或锥曲。

(7)第5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自面神经第二弯曲向下达茎乳孔出颅。

(8)第6段腮腺段:又称颅外段,面神经出茎乳孔后进入腮腺内,在腮腺内发出分支从腮腺前缘呈辐射状分布。

2.面神经有4段和两个膝位于颞骨内,即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和垂直段以及前膝和后膝,其中迷路段、鼓室段和垂直段位于相对应的面神经管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