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颅中窝通过视神经管与眼眶相通。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颅底内面高低不平,呈阶梯状的窝,从前向后分别称为颅前、中、后窝底。
(一)颅前窝底(floor of anterior cranial fossa)
1.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围成。
2.正中线上由前向后依次有额嵴、盲孔和鸡冠等结构。
3.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二)颅中窝底(floor of middle cranial fossa)
1.由蝶骨体与大翼及颞骨岩部前面等围成。
2.中央为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视神经管外侧突向后方的为前床突。颅中窝通过视神经管与眼眶相通。
3.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为鞍结节,垂体窝后方横行走行的为鞍背,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
4.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后端的孔为破裂孔,孔的后外侧壁有颈动脉管内口。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5.颞骨岩部弓状隆起的前下方较薄的骨板为鼓室盖。
(三)颅后窝底(floor of posterior cranial fossa)
1.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等围成。
2.中央为枕骨大孔,孔前方的平坦斜面为斜坡。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
3.枕骨大孔后上方有呈十字形的隆起,交会处为枕内隆突,由此向上的浅沟为上矢状窦沟,该沟向两侧续于横窦沟,横窦沟转向前下方走行改称为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
4.颞骨岩部后面有内耳门,通内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