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图7-1A~ E男,32岁,外伤后搏动性眼球突出1个月。
图7-1F 男,24岁,刀扎伤1个月。
图7-1
图7-1
【影像所见】
图7-1A 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右侧海绵窦在动脉期提早显影,海绵窦(黑箭)和眼上静脉(白箭)异常扩大,并可见向眼上、下静脉和岩下窦引流,瘘口位于颈内动脉C4段。
图7-1B、C 健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时需做耐受试验(Matas test),造影显示大脑前、后交通动脉(白箭)开放,患侧大脑前、中动脉显影良好,并可显示瘘口部位(黑箭)。
图7-1D、E 为球囊(D中白箭)栓塞治疗后,造影显示瘘口闭塞(E中白箭),异常引流消失,患侧颈内动脉开通良好。
图7-1F为另一例颈动脉海绵窦痿患者,造影显示为两个瘘口(白箭)。
【DSA诊断】
均为颈动脉海绵窦瘘。
【临床与病理特点】
海绵窦为颅中窝两层硬脑膜构成的硬膜窦,其内由不同大小管径的静脉组成的静脉丛,两侧海绵窦经海绵间窦相连。颈内动脉穿行其间,这是体内唯一动脉通过静脉的结构。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一般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本身或其在海绵窦内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
增强CT、CTA和MR可以显示瘘口、异常引流方向及Willis环开放情况,是首选的检查方法。DSA检查可直接显示瘘口,为诊断金标准,同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诊断要点】
1.血管造影对CCF的瘘口的直接显影是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金标准。
2.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异常扩大的海绵窦和眼上静脉,异常引流情况,确定瘘口部位。
3.颈外动脉造影是必不可少的,造影可以了解有无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
【鉴别诊断】
1.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①典型的特征为硬脑膜发生动静脉瘘,瘘口多由颈外动脉的细小分支动脉供血;②也可有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
2.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DSA主要表现为与颈内动脉相连的形态不规则的瘤样突出影,对比剂滞留腔内,瘘口处见对比剂呈“喷射征”,海绵窦无扩大,且无异常引流静脉。
3.眶内静脉曲张 ①在CT和MR扫描时无纡曲增粗的静脉影,在颈部加压扫描可见眶内球后出现纡曲增粗的静脉影;②DSA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加压后造影延迟后偶见浅淡眼上静脉显影。
【评述】
增强CT和MRI扫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必不可少的方法。DSA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