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8年,Geisler等首先用头皮电极记录到听性中潜伏期反应。它由短声引出的,潜伏期为8~30ms一种电位,并认为它是神经源性的。Davis认为,这两种成分有时相位不同,而肌源性反应可抵消神经源性反应。神经源性中期反应起源于一级听皮质和邻近的二级听投射区,很可能还有丘脑(内膝体)的脑干上部之反应参与其中。肌源性中期反应主要与颈肌、耳后肌有关。豚鼠等动物可引出中潜伏期的皮质原发反应。
1958年,Geisler等首先用头皮电极记录到听性中潜伏期反应(auditory middle latency response,AMLR)。它由短声引出的,潜伏期为8~30ms一种电位,并认为它是神经源性的。1963年,Bickford等报道并为后来一些学者所确认的从耳后电极记录到的潜伏期为8~40ms的电位为肌源性的。然而至少有些从顶区头皮记录到的潜伏期为8~60ms的电位是神经源性的。
Mast(1963、1965)认为,从顶骨区(Parietal)及颅顶电极记录到的反应含有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种成分,这种看法已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Davis(1976)认为,这两种成分有时相位不同,而肌源性反应可抵消神经源性反应。神经源性中期反应起源于一级听皮质和邻近的二级听投射区,很可能还有丘脑(内膝体)的脑干上部之反应参与其中。肌源性中期反应(声动反应)主要与颈肌、耳后肌有关。耳后声动反应(postsonomotor response)的神经传导径路可能是:耳蜗腹核、上橄榄核群、上橄榄核群的二级突触、外侧丘系、网状结构或下丘、面神经核(图8-1)。豚鼠等动物可引出中潜伏期的皮质原发反应(primary response,PR)。
图8-1 耳后声动反应的神经传导通路(仿Gibson,1974)
1-螺旋神经节;2a-耳蜗背核;2b-耳蜗腹核;3,4-上榄橄核群;5-外侧丘系核;6a-网状结构;6b-下丘;7-面神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