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于口腔治疗的分科已经比较熟悉,在大型的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用这样的形式分工合作,但对于口腔治疗层面划分的概念则还有待深入理解。
(一)口腔治疗的分科
目前,口腔临床治疗技术按照病变波及范围和治疗技术特点被大致划分为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等分支,并在口腔内科进一步分化出牙体牙髓、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分支,在口腔颌面外科学进一步分化出正颌外科、唇腭裂、颌面创伤、口腔颌面肿瘤、颞下颌关节病、口腔麻醉和口腔颌面放射等分支。针对患者年龄特点形成了儿童口腔科,综合口腔外科、牙周科和口腔修复科的知识技术形成了口腔种植科等分支。通过这些分工细化和提高了口腔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很难要求普通民众对于这种专业分工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对于那些在专业口腔医院初诊的患者来说,“应该挂哪个科的号?”经常成为进门之初面临的第一道,如果挂错号可能意味着浪费时间和耽搁诊疗进程。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了全科口腔医生体制的形成,并且成为口腔医疗服务的主流方式。在国外,全科口腔医师占到全体执业者80%以上的比例。在国内,小型的社区口腔诊所发展迅速,也有承担起口腔医疗服务主力的趋势。对于在小型口腔医疗机构中服务的口腔医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判断当前患者属于哪一个分科的治疗对象(除非准备将患者转诊给有关专家),而是确认他的病变发展阶段(或其主观要求)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口腔治疗的层面划分
因此,让我们跳出习惯的分科框架,改由纵向的“层面划分”角度论述病变发展和治疗措施,与大多数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可能更为贴近。从宏观的角度可以将常规的口腔治疗分为处置急性症状的治疗、系统性治疗、控制病变发展的治疗、达成明确目标的治疗和维持治疗效果等层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过程是依上述的顺序逐层深入开展的。
1. 处置急性症状的治疗 一些病例以急性症状的原因求诊,如急性的牙髓炎症、外伤造成冠根折断等,必须采取措施(如牙髓治疗、部分或全部地去除患牙冠、根等)解除疼痛、出血等患者难以耐受的急性症状,这些属于紧急处置性治疗层面(the acute phase of treatment)。待急性病痛缓解之后,才能考虑恢复功能外观等治疗目标。
2. 系统性治疗 某些患者的口腔症状是全身系统病的表现,例如牙龈的肿胀出血可能是血液病所导致。还有一些病例在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对全身系统病的影响,例如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时心脏功能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后的愈合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属于治疗计划中的系统性治疗层面(the systemic phase of treatment)。
3. 控制病变发展的治疗 许多口腔疾患具有明显的侵袭发展特性,例如龋坏或牙髓病变如不能彻底清除病变污染的软硬组织和进行完善的充填处置,局部原因导致的牙周病如不能及时通过洁治清除牙石菌斑,就难以避免病变范围的继续扩展。因此疾病控制性治疗层面(the disease control phase of treatment)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忽略这一层面或是治疗质量不佳,可能直接影响口腔治疗的效果甚至导致失败。
4. 达成明确目标的治疗 在缓解了急性症状和系统性病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风险威胁,并能很好地控制病变发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师的专业知识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正畸治疗、咬合治疗、修复治疗、择期的牙髓或拔牙治疗等),达到特定的改善功能和(或)容貌外观的目的。这一层面称为“达成明确目标的治疗”(the defi nitive phase of treatment)。
5. 维持效果的治疗 在达到治疗目标后,还需要采取一系列专业性的和自我家庭维护的口腔保健措施,安排定期的复查,这些维持治疗效果的措施(the maintenance phase of care)要长期贯彻执行,以便患者能尽可能长时间地享有口腔治疗带来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